基督教哲學

[拼音]:Disiduohui

[英文]:Frie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 (1790~1866)

德國教育家。生於威斯特伐利亞省錫根市一個法官的家庭。1808年入黑博恩大學,一年後轉入蒂賓根大學。1811年畢業,不久得博士學位。1813~1818年,在法蘭克福市模範學校任教時,即在瑞士教學家J.H.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影響下,開始改革教育的試驗。1820年起,先後任默爾斯城師範學校和柏林師範學校校長。他在任職期間,制訂教學計劃,擴大學科範圍;設立附屬小學,應用裴斯泰洛齊教學原理改進教學,使兩校都成為師範學校的模範。他在柏林創立 4個研究教育的團體,宣傳民主教育思想。因此,1847年被反動政府免職。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興起,他任全德教師聯合會主席。革命失敗後,於1850年被迫退休,但仍繼續擔任全德教師聯合會的工作。他終身從事師範教育,致力於發展國民教育,被譽為“德國教師的教師”。

第斯多惠還從事教育著述和教學法研究。1827年他創辦《萊茵教育雜誌》,1851年出版《教育年鑑》。通過這些刊物,他抨擊教會對學校的控制,反對學校的等級制度,揭露1854年初等學校《法規》中加強宗教灌輸和封建專制的倒行逆施;主張學校與教會分離,實行統一學制;主張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他編寫了20多種教科書和教學指導書,曾被中、小學廣泛採用。1834年出版的《德國教師教育指南》,是系統闡述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1857年他又寫了《教育的理想與可能性》一書。

第斯多惠的主導思想是“全人教育”。他說:“德國的教育學首先要求人的教育,然後才是公民的和民族成員的教育。”這是對當時德國教育上狹隘民族主義的強烈反抗,體現了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第斯多惠全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為真、善、美而自覺活動的完人。他把這一目的與自動性、自然適應性、文化適應性三項基本教育原則聯絡在一起。他認為自動性是人類生而俱有的渴望發展的特性,是一切自由活動的泉源,是人生目的的主觀因素。真、善、美表示生活的內容,隨時代而發展變化,是人生目的的客觀因素。教育應充分發展人的主動性,以達到真、善、美的人生最終目的。

第斯多惠受 J.-J.盧梭、裴斯泰洛齊的影響,認為人的素質是自然賜予的,因而提出自然適應性原則。他強調教育必須符合“人類一般的和特殊的天性”,“遵循成長著的人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他還提出文化適應性原則。他指出任何教育都必須注意“全部現代文化,特別是學生祖國的文化”,只有把教育提到人類現代文化成就的高度,才能使教育符合現實生活的需要。

第斯多惠發展了裴斯泰洛齊的教學理論。在教學任務方面,他認為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必須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他把教學的“實質的目的”與“形式的目的”統一起來,指出兩者不是彼此排斥,而是相互促進的。他還認為“業已壯大起來的能力”,不僅能使學生獨立學習教材,掌握知識,而且可以增強意志,培養性格。因此,他強調形式教育應占“優勢和統治的地位”。他反對當時學校中呆讀死記、壓制智力發展的現象。

在教學方法上,他反對當時盛行的教師從一般的原理出發,教條式地講述的方法,認為它不符合兒童的天性。他把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的啟發式談話法提到首位。在他看來,由教師或學生提出問題,以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體現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即“運動的中心”,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誘導學生自己發現並獨立掌握知識,它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發現真理”。

第斯多惠希望通過教育促進德國進步。他教育思想中的民主精神和教學法理論中的一些見解,對當時和後世都發生過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