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說課稿模板

初中優秀說課稿模板

  寫說課稿,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由於說課者個人的修養與能力差異,體現出不同的說課風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優秀說課稿模板,你會寫說課稿了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課上承第18課《三國鼎立》中吳國對南方經濟的開發,下啟南方經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開發,為以後講述南方經濟在南宋時期全面超過北方做好了鋪墊。本課介紹了西晉的短暫統一,少數民族的內遷、淝水之戰以及江南地區的開發,始終圍繞著民族融合與社會發展這一歷史線索,在經歷了長達300多年的巨大歷史災難的同時,也孕育著新的歷史進步因素。由此可見,本課在上下章節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學目標:

  依據:A、初中歷史教學大綱有關要求

  B、初一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

  知識與能力:

  (1)學生透過學習,瞭解西晉、東晉、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數民族內遷的史實。以及淝水之戰的時間、背景、經過和影響。

  (2)學習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開發,農業、水利、手工業等較快發展的史實。

  (3)知道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4)透過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瞭解到自東漢末年以來由於內亂不已,戰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亡,形成了人口流動,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是我歷史上罕見的,它促進了民族融合,使我國人口布局日趨合理,也開始改變了北方黃河流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從而促進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程序,為國家的重新統一和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分組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進一步瞭解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透過圖例讀地圖,感知歷史地圖中一些直觀的.有效資訊。

  (2)組織學習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一方面有利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另一方面用“問題解決”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歷史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3)透過創設歷史情境話題:“假如我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會不會南遷?”讓學生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的嚴重程度,並對新知識進行遷移。

  (4)啟發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西部大開發中的一位建設者,西部開發應注意什麼?還必須具備什麼條件?請你為家鄉的發展出謀劃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以更好的為現實服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的開發原因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2)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除戰亂因素外,還因為北方長期以來過度的土地開墾和森林砍伐,使得人們嚮往資源豐富的江南地區。因此進行知識遷移時,要讓學生具備“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的環境意識。

  3、本課重點:“淝水之戰”和“江南地區的開發”

  4、本課難點:闡明江南地區開發的因素

  5、關鍵點:人口南遷,淝水之戰成為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原因。

  採用小組先研讀“江南地區的開發”圖,從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開發的情況入手,突出“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為主線,將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淝水之戰視為背景原因來處理,既抓住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二、教材處理

  1、學情、知識點的心理因素分析:

  對於剛從小學畢業跨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更有許多奇思妙想,既需要及時鼓勵,也需要正確引導。而且學習習慣處於轉型時期,認知也基本上處於感性認知階段,需要不斷的予以啟發、提示。經過半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辯證看待歷史人物及簡單的評價。就本課而言,理解西晉的興亡和淝水之戰並不困難,難就難在理解西晉滅亡的後果和淝水之戰的影響成為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因此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順序,精心設計匯入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研究問題的興趣,並連續設問,這樣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之後,把他們的好奇心引到現實中來,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如何開發西部、建設家鄉?”這樣學習歷史的目的就達到了。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歷史學科有很強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所以,教學中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歷史的因果關係等思維方式講述歷史、學習歷史的方法很好,可是這樣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對學生思維的挑戰。

  從教育學的研究來看,具有挑戰性思維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調動人類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最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大膽地調整了教材的順序,將教材的第三目調到最開始講授,將前兩目調整到後面來學習,既先講江南地區的開發這個“果”,後談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將因果關係的慣性思維方式,改變為逆向推理思維方式,由結果探究原因,挑戰學生的思維,力求讓學生在挑戰中以積極主動的狀態學習本課內容。

  三、教學方法的採用:

  1、採用問題教學法

  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定了若干個問題,以圖說文,聯絡現實,讓學生在討論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啟發式教學法

  採用啟發式教學法,講、讀、觀察相結合,透過學生思考來突破課文難點,以學生髮展為中心。

  3、自學討論,師生合作教學法

  提倡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法,這是新課程的最終目的,我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時,力求在這方面有一定的體現和反映。

  4、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

  5、加強學科滲透,增強學習歷史的現實性

  歷史的內容包羅永珍,學科間的知識是相互滲透的,需要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實現知識遷移,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順應教改趨勢。如淝水之戰前後蘊含三個成語故事,引導學生講出來,就是語文知識的滲透,探究“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時,就要啟發學生從地理的角度來考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