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下婦產科學論文

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下婦產科學論文

  一、理論教學模式安排

  婦產科學專業屬於臨床醫學專業,透過5年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習,學生需要保持臨床醫學專業基本特色和要求,同時具備婦產科學專業特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大人文知識學習

  醫學生綜合能力是指具備人文知識、專業知識、社會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1-3]在課程學習時,安排系列人文選修課包括醫學發展史、醫學導論、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人際關係與溝通技能、循證醫學和醫學思維與創新等課程,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品德,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讓學生了解社會,懂得醫生的特殊社會角色和地位,充分理解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解除人類病痛。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將醫學素質教育貫穿其中,培養他們追求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誠實、嚴謹和正直的科學態度。一旦進入社會,能夠很快適應醫生的角色。在學習臨床課過程中,設定師生交流的固定時間,促進教師和學生學習過程的交流。在強化人文課程學習的同時,強化外語學習,並設定包括臨床研究方法、醫學專業英語、臨床醫學進展、英語網路自學等課程,為將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有助於促進知識的全面發展。

  (二)理論課模組的建立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入學校後,如何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安排輔修內容學習,而且不影響臨床醫學專業主要課程學習,這是醫學教育存在的共同矛盾。輔修婦產科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三年級臨床課學習婦產科課程時,可以把婦產科學一門課程拓展為婦產科學課程模組,婦產科學課程模組包括產科學、婦科學、婦產科手術與治療學、生殖醫學與計劃生育,透過婦產科學課程模組的.學習,拓展輔修學生的婦產科專業知識,夯實婦產科學基礎知識,提供最新婦產科學知識進展,使輔修婦產科課程的學生在婦產科知識結構方面達到住院醫師水平,有利於畢業後從事臨床工作。

  (三)加強課程學習過程中評估

  國內醫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的情況,一門課程的學習只在課程結束時進行一次考試,平時缺少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評估和監控,有些學生往往平時不注意知識的積累,只是學期末才突擊,因而知識的掌握往往不盡如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輔修婦產科學生婦產科模組課程學習過程中,最終成績由多個部分構成,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安排兩次測驗,各佔總成績20%,期末考試佔60%,以促進學生自我努力,不斷學習。

  二、臨床實踐教學模式

  醫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包括人文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臨床實踐技能包括臨床疾病診斷和處理能力[6,7]。實踐教學是培養合格臨床醫師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醫學教育中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一)調整現有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

  緊緊圍繞執業醫師考試內容和教育部和衛生部頒佈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調整和安排理論考試模式、題型使其與執業醫師考試接軌。建立了婦產科學試題庫、試卷庫從而使得考教分離,並最佳化教學資源,鼓勵教師開展引入PBL教學法,在婦產科課程開展以臨床病例為主導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覺得婦產科課程學習生動有趣;融合臨床醫學基礎課知識如解剖學與婦產科手術,組織胚胎學與妊娠、流產、不孕症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和臨床處理聯絡起來,有助於臨床理論知識的貫穿和了解,並易於掌握。

  (二)安排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早接觸臨床

  安排學生在大二和大三暑期到醫院瞭解和熟悉醫院的工作流程,體驗醫院工作氛圍,特別是與病人的溝通技能,透過暑期在醫院的短期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婦產科工作的複雜性、嚴謹性,同時也為後期的婦產科課程學習打下基礎。安排學生參與查房、門診及手術,透過早接觸臨床病例,使學生得以改善理論學習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在臨床實踐中增加感性認識,增強責任感和愛心,培養與病人交流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主動了解和掌握臨床技能的意識。

  (三)實施四級技能培訓

  當前,社會醫療環境不太寬鬆,學生在臨床動手機會明顯減少,為了給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臨床技能學習和訓練平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設定了臨床四級技能培訓,將基礎護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及兒科學常用診療技術整合分成四級培訓內容,在技能實驗室進行內外婦兒各項臨床操作培訓,突出臨床技能的基本功訓練,體現臨床技能培訓的階段性、層次性和整體性,在不同的學期開設不同的訓練課程,讓學生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就透過訓練初步熟悉臨床技能。

  (四)實習前培訓

  在進入長達一年的臨床實習之前,對學生進行短暫的實習前培訓,內容包括實習前教育,再次利用模擬器具強化臨床基本功訓練和規範化培養,有利於學生進入臨床後能很快進入實習醫生的角色,適應臨床工作。

  (五)強化臨床技能培訓

  輔修婦產科學生按照實習大綱,在婦產科科室實習長達4個月,強化婦產科臨床技能培訓,分別安排在婦科、產科、計劃生育手術室輪轉,實行導師制一對一帶教,使其完成實習教學計劃規定的實習任務,熟練和掌握婦產科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出科考試包括婦產科臨床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如產科的四部觸診、骨盆檢查、婦科的雙合診、後穹窿穿刺等。

  三、多種考核模式

  輔修婦產科學專業方向的考核包括理論和實踐能力考核。除以上多種理論考核方法,在臨床實踐環節採取以下方法來評估實習過程和結果。

  (一)監控實習帶教質量

  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輔修婦產科專業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和輔修婦產科專業學生座談會,瞭解和發現學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予以調整和完善培養體系,使教學和管理更科學化和合理化。在學生一年的臨床實習期間,要求實習學生按照實習大綱完成相應的臨床工作,如20份以上臨床病歷的書寫,參加外科、婦產科手術及內科、兒科操作,具體到每一項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的數量、參加手術的種類和次數,所有這些操作均需記錄在實習手冊上,並要求老師簽字。

  (二)分階段考核及綜合

  在實習期間,進行三輪理論實習考試,考核透過不同時間、不同科室實習所需掌握的臨床診斷、鑑別診斷及處理能力,最終作為實習理論畢業考試成績,畢業考試不及格則延長實習時間推遲畢業。

  (三)畢業前培訓和考試

  在學生畢業之前按照國家執業醫師考試內容和形式,再次對學生進行臨床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強化培訓和考核。透過培訓和模擬考試,使學生熟悉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的形式和內容,有利於畢業一年後能順利透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為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別在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對婦產科醫生需求量逐漸增加的今天,培養出臨床醫學專業中具有婦產科學特色的將來從事婦產科工作的學生,具有較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只有不斷探索,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具有高尚情操、牢固的醫學知識和技能婦產科醫生,來滿足國家和社會的不斷髮展的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