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目標細分篇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創業故事目標細分篇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職業規劃故事:細分目標的作用

  分割抵達目標的距離,可以將看起來遙不可及的目標拉近。

  越是遠大的目標,看起來就越是遙不可及。但如果你將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分目標,你便會覺得它們離你並不遙遠。如果你能完成每天、每週、每月、每年的目標,你就會距離原定的遠大目標越來越近,直至最後完全實現。

  每個人與自己的目標都有一段漫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常常會令我們灰心喪氣、煩躁不安,甚至跌倒在奔向目標的路上。這時,不妨將這段距離分成幾段,以此淡化困難,堅定信心,最終,讓自己成功地抵達目標。

  大多數人之所以半途而廢,其實往往並不是因為目標過高、難度太大,而是覺得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確切地說,他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在達成無數的小目標之後,才實現他們偉大的夢想的。

  曾有人組織三組人做了一個試驗,讓他們分別沿著三條公路向10公里以外的村子步行進發。

  第一組的人不知道去哪裡,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他們只被告訴跟著嚮導走就可以了。剛走了不遠就有人叫苦;走了全程的一半時,有人就開始抱怨,問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

  再往下走,就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這支隊伍的情緒越低迷,籠罩在失落悲觀之中。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子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里程碑,他們只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其中有有經驗的人在引導,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已經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

  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這時有經驗的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人們邊走邊看里程碑,距離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會感覺一陣子的快樂。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輕鬆地到達了目的地。

  再讓我們看看巴比倫成功學院給推銷員的忠告:

  “如果你以前從未設定目標的話,我建議你由一種短期的目標開始。選擇你最好的一個月,加上百分之十的業績成為一個月的目標。在這個月裡找出最好的一天,把它寫下來,並儲存資料。在最好的一天裡,寫下你要打破的一個月目標,

  每天需要達成的平均目標。你的平均日的數字會比最好的一天的數字小得多,所以你會有信心去達成一個月的目標。

  “這個月結束時,如果你能達成目標,那麼你就應當進一步設定一季的目標。如果你未達成一個月的目標,就重新設定。在你移到第二個月的目標之前要先達成一個目標,這是很重要的。達到每月目標以後,可以把該目標乘以3,再加百

  分之十作為季目標。這次儲存最好一週的紀錄,然後把季目標除以13,所得的數字即為每週的平均目標,亦即每週能達到這個數字就能打破季目標。實質上你的每週平均值低於你最好一週的數字,但是隻要維持平均值,你就能達到目標。

  “達到季目標時,你就把季目標的結果乘上四倍,再加上百分之十作為年目標。這百分之十的步驟是合理而且可以達到的,在實質上著實增加不少業績。基本的步驟跟以前相同。取出你最好的一個月,大膽地寫在一張卡片上,然後求出達

  到年目標每月需要做到的平均值。每月的平均值終究遠低於最佳一個月的數字,所以你應該很有信心做完這項工作。

  “第一季度步入正軌以後,你就有興趣去設定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一些目標。成功會再產生出成功,所以必須想辦法使它開始,這是達到種種目標的第一步。”

  蘇格蘭的散文及歷史學家湯瑪士-卡萊爾這樣寫道:“我們該做的不是看著遠在天邊的東西,而是做已經在手上的事。”

  巍峨的高山是一步步用腳量下來的。大成功是由小目標所累積的,要把你的人生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於達到的小目標,一步步腳踏實地,每前進一步,實現一個小目標,就能體驗成功和成長,而這種成功將強化你的自信心,使你始終處於

  愉悅的成就感之中,並激勵你發揮潛能,去奔赴下一個目標。

  要目標高遠,腳踏實地,做好細小的每一件事情。永遠是做到一個目標,再奔向另一個目標。

  2:漢庭的快捷之道:瞄準目標 細分市場

  如果是一個商務人士入住漢庭快捷酒店,他很快便能發現漢庭與其他快捷經濟型酒店的不同:他可以在酒店的大堂免費列印20張A4紙的內容;大堂有兩臺電腦供人使用,憑房卡免費使用1小時;每個房間的書桌和床頭都設有網線插口,這樣與同事同住也不會搶網線等等。“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漢庭在每家快捷酒店中都額外投入了三四十萬。” 漢庭酒店集團***以下簡稱漢庭***CEO張拓說。

  漢庭的創始人季琦屬於二次創業,在這之前,他一手建立了中國目前最大的快捷連鎖酒店品牌如家。基於第一次的經驗,同時為了和如家區別開來,他在漢庭所做的事情就是細分目標顧客,將自己的產品瞄準商務人士。“快捷經濟型酒店通常針對的普通旅客其實只有一些基本需求,比如干淨的床、交通方便、24小時熱水等等,”張拓說:“而我們從中又提煉出了商務人士最核心的需求。”比如,整個酒店都覆蓋有無線網路,為了保證商務人士對安全的需求,電梯只有用房卡才能驅動。

  “與如家和7天相比,漢庭門店選址的租金一般最貴。”張拓說:“因為它要嚴格保證靠近商圈、辦公區或景點,附近的配套設施則必須完備。”這也是對準商務人士的需求——這些人能夠承受略高的價格,他們使得漢庭的客人可租客房平均收入***Revenue Per Available Room, RevPAR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平均每天的收入***在2010年第二季度達到了192元/間,比如家高出了21元,而7天的該項指標為151.5元。

  量身裁衣

  5年以來,漢庭快捷外灘店店長徐正明的一天都是這樣開始的:先巡視店面,和員工們微笑著打招呼。他解釋說,這樣做有提升員工士氣的作用,有助於他們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隨後,他回到辦公室,檢視經營報告和對漢庭的網評與客人的意見反饋。漢庭的管理者尤其重視與顧客的交流,他經常還走到餐廳前臺,和客人聊一聊居住體驗。

  “對漢庭來說,細分的方法也能用在服務上。”徐正明說。在商務人士最注重節省時間這一基礎上,他們把服務繼續細分為普通會員和金卡、白金卡的不同等級。漢庭的金卡會員可以享受到8.8折。這樣的優惠使得入住漢庭的持有會員卡的客人比例已經超過了60%。入住快捷酒店,持有金卡的客人最快只需要兩分鐘就能辦理好入住手續。如果入住時付清房費,退房無需等待查房,只要把房卡扔到設在大廳裡的一個註明“無停留離店”的盒子裡就可以了。“我們發現很多商務客人早上走的時候要趕飛機,離店時儘量省事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張拓說。

  對商務人士提供核心優質服務的理念並非一蹴而就。2007年,如家和7天的迅速擴張曾讓季琦一度劍走偏鋒,在三四線城市收購了一些本不符合其發展策略的酒店。漢庭內部的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在07、08年初一度降到冰點。所幸,季琦在2009年初遇見了保羅·杜布呂。這位雅高集團的創始人對季琦說了一句“速度不重要,質量最重要”。短短的十個字,讓季琦決定“懸崖勒馬”,迴歸到服務的本質。從那年開始,他們開始圍繞商務人士的需求和舒適度來做文章:為了提高安全係數,漢庭快捷在電梯中安裝了用門卡才能開啟的門禁。季琦本人則設計了衛浴雙開門,甚至親自挑選的房間裝飾畫,這些點滴增加了客人的好感,顧客滿意度隨之迅速回升。

  “但細分市場與服務也要適度。”張拓說。2008年到09年,他發現漢庭在旅遊旺季、週末的經營業績和平日相差甚多。張拓意識到過度強調針對商務人士的定位有可能丟失傳統的休閒旅遊客人市場。從2009年開始,漢庭開始以城區為單位和旅行社及景點進行合作,推出一些專案來增加自己對普通遊客的吸引。

  普通顧客的需求也催生和完善了漢庭的服務。為了上海世博會,“家庭房”應運而生:這個房型是在房間中擺放一張雙人床與一張小床,對三口之家很有吸引力。對於細節的關注,使漢庭在2010年度第二季度全國酒店的入住率達到了98%。從2009年第一季度開始的統計顯示,平均每個季度,漢庭的入住率都要比如家高3至4個百分點,對比7天有7個百分點的優勢。

  細分

  “從細分服務和市場這個概念來看,用一個產品來打遍天下、針對所有的消費者是不可能的。” 張拓說。漢庭順著這個理念推出了中端的全季酒店和低端的海友客棧,用服務來區分和發現目標客戶。

  漢庭設計海友客棧時針對的是年輕的準白領或白領,在他們的設想中,這些客人將是漢庭快捷和全季酒店的潛在客戶。為了將這些人同尋找這一價位酒店的普通人區分開來,同時節省成本,他們刻意在客棧的設計裡使用了大量自助服務。

  海友客棧推行環保,鼓勵來住的顧客自帶洗漱用具,取消了房間裡面的“六小件”。但是仍然提供無線網,以便讓年輕人能夠使用。同時,客棧還提供自助販賣機,顧客可以買到2塊錢一袋的特製碧浪小包洗衣粉,然後花3塊錢到樓頂上使用自助洗衣機洗一次衣服——客棧還免費提供晾晒。“我們開張3個月,客人一般都會自帶毛巾、拖鞋。” 海友客棧上海虹口足球場店店長沈騏說,這些能夠理解並自如使用自助服務的年輕人,素質明顯高於入住同等價位酒店的普通顧客。而客棧則通過這一方法增添了收入。

  漢庭在定價問題上堅持能省則省,該花就花。他們在地段選擇上舍得花錢,但會巧妙地將一些增加成本的免費服務儘量節省掉,或者轉變成酒店的收入。從小處說,漢庭快捷酒店從不在房間裡面配置茶葉包,因為茶葉有保質期,放在客房裡客人也不常取用。有需求的客人可以到前臺免費獲取。而定位於更高階商務客人的全季酒店裡,下一步是在酒店內部設立咖啡廳,既能就餐也可以進行商務洽談,這部分收入也可以納入酒店的盈利範圍。

  “2010年和2011年,漢庭酒店集團都會以每年兩百家的速度進行擴張。”張拓說。到2010年年底為止,漢庭快捷的門店數會佔整個酒店集團門店數的90%,海友和全季兩個品牌的門店總數佔到10%。2011年,處於實驗階段的海友客棧和和全季酒店將全面擴張。“到明年年底為止,這兩個品牌的門店數會達到整個酒店集團門店數的15%。”張拓說:“我們的目標是在每一個細分市場裡做到最好。”

  3:80後創業新貴挖掘新興細分領域商機

  每一年都會有新一波創業者湧現,他們或是厚積薄發,或是一鳴驚人。如今,又有一群新人類崛起。他們都是80後,大多白手起家,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通過自己的創意或點子贏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在數字新媒體、網際網路等行業的細分市場風生水起。

  21世紀的前10年,中國的商業明星大多來自60後、70後,這個群體憑藉年齡和市場機會上的先發優勢,在各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跑馬圈地。但是,機會是無限的,隨著新的產業、行業及其細分市場的不斷湧現,每一年都會有新一波創業者湧現,他們或是厚積薄發,或是一鳴驚人。

  如今,又有一群新人類崛起。他們都是80後,大多白手起家。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通過自己的創意或點子贏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在數字新媒體、網際網路等行業的細分市場風生水起。

  騰訊平臺上的千萬富翁

  2004年上大一的時候,20歲的舒義學會了上網,在網上偶然認識了紐約大學畢業的華裔艾德維。在試探性地給艾德維發了一封郵件之後,舒義收到了迴音,兩人隨後建立了部落格網站“blogku”,“我們做得比方興東還要早。”舒義說。

  那段時間,美國什麼模式火,舒義和他的搭檔就做什麼。儘管沒有成功,但舒義並不灰心,他接下來又建立了一個高校SNS和一家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如同許多缺乏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者一樣,舒義的這幾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但舒義的優勢在於敏銳的商業嗅覺。2007年,抵擋不住創業誘惑的舒義再次開始了征程。

  吸取了前幾次創業模式新卻無法保證現金流的教訓,舒義創辦的力美互動廣告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很簡單:代理地方網站的廣告。在一線城市,與網際網路相關的公司已經太多,而二線城市還是未被充分發掘的市場。僅《成都商報》一家,一年的廣告額就有10億元,可以想象這塊蛋糕的豐厚。

  那時,正值騰訊到成都開設地方分站。舒義意識到,這是力美必須拿下的一個大客戶。但騰訊的條件是先交16萬元的保證金,而當時舒義還欠著前幾次創業失敗帶來的幾萬元債務。

  徘徊許久的舒義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到騰訊西南區的區域總監,提出免費為騰訊做成都地方站的外包。依靠這個條件,騰訊免除了其第一年的保證金。當年,騰訊給力美的業績指標是160萬元,而舒義的成績是1100萬元。

  騰訊對這樣的結果也感到滿意,隨後,力美又成為騰訊在武漢、重慶、西安等二線城市裡的合作伙伴。

  畢竟創業是一場長跑,網際網路給創業者的空間已經不多,舒義決定去移動網際網路領域試一試。舒義將移動網際網路業務放到了北京。在客戶的選擇上,力美只為騰訊、新浪等幾家大網站服務。

  而舒義對力美的商業構想也逐漸清晰起來:在原有的二線城市區域網際網路領域裡,力美的競爭對手不多,優勢明顯,今年會再拓展3-5個城市;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以WAP站點切入,靠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的擴大來發展相關業務。同時,投資一些智慧手機應用開發和遊戲製作團隊,彌補公司技術力量不足的短板,再進行產業內的佈局。目前,舒義所投資的幾家開發公司,今年年內都會相繼獲得下一輪融資。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