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創業故事案例具體分析

  一個企業的創立、發展和壯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負責人的綜合素質。真實的創業故事能讓創業者們有一個前進的目標,並且能夠激勵著創業者們,一起來看看成功創業的故事吧!

  真實的創業故事1:簽名賣土雞蛋月入過萬

  羅立新出生在湖南湘潭市烏石鎮的一戶農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後就跟著同鄉到長沙當了泥瓦工,看著大城市的高樓大廈,他想要是有一天自己能留在這個城市該多好!

  機會來了。有一天,工地負責做飯的師傅請假回家,羅立新暫時頂替他。他到市場買菜時,遇到一位老鄉,兩人聊了起來。交談中,羅立新瞭解到,這位老鄉每天賣菜竟有一、二十元錢的收入,他想自己每天累死累活才區區十元錢,賣菜不僅輕鬆,而且賺的錢還多,假如自己去賣菜不就能生活在大城市了嗎?

  1990年春節過後,他帶著做泥瓦工積攢下來的200元錢,一個人去了長沙。他用這些錢在城區租了一間民房,買了一輛舊單車,開始自己的創業計劃。

  每天,羅立新凌晨2、3點就起床,趕到蔬菜批發市場進貨,然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來將菜整理好,開始一天的生意。由於羅立新始終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他的蔬菜總比別人賣得快。一年下來,除了開支竟足足賺了五千元,比做泥瓦工強多了,他的幹勁更大了,並把妻子也接到長沙。

  由於多了一個人,每天的開銷更大了,但生意並沒有如他預期的好起來。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們不得不比以前更加辛苦了。

  一天,一位經常光顧他們生意的老婆婆找到他,說:“我兒媳婦坐月子,你能不能幫我從你們家鄉帶些土雞蛋來?”當時,羅立新也沒多想,權當幫忙一樣從老家帶了20斤土雞蛋過來,那個老婆婆只要了五斤,沒想到,剩下的十多斤不到半個小時就被一搶而空。除去來回車費,半天時間淨賺了20多元。那一刻,羅立新意識到,既然蔬菜生意這麼難做,為什麼不把家鄉的土雞蛋帶到長沙來賣呢?

  土雞蛋簽名賣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羅立新從家鄉收購了幾次土雞蛋,每次都不到半小時,幾十斤雞蛋就被搶購一空,羅立新為自己的發現叫好,他發動父母在家鄉幫他收購。

  2001年5月,羅立新又回家將收購來的200多斤土雞蛋帶到長沙,心裡盤算著這次又能賺多少錢。但令他失望的是,來買雞蛋的人寥寥無幾。夫婦倆面面相覷,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晚飯後,出門散步時,他聽見幾位鄰居在議論:“那個姓羅的,怎麼有那麼多土雞蛋,會不會拿鮮雞蛋冒充的?”羅立新恍然大悟,原來大家擔心他以次充好。

  第二天,羅立新看著已好幾天無人問津的土雞蛋,一個人坐在店裡發呆。突然,他一拍大腿,跳起來說:“有了!”這把妻子嚇了一跳,他連忙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現在一些歌星、影星、作家們,都搞簽名售碟、售書什麼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簽名賣雞蛋呢?如果顧客買了我們的土雞蛋,發現是假貨或者不新鮮,就可以憑簽名無條件退換,這樣,顧客不就可以放心了嗎?”

  說幹就幹。第二天一早,他花兩元錢刻了一個“羅立新”的私章,回家將籮筐裡的土雞蛋一個個地用毛巾擦乾淨,再小心翼翼地蓋上自己的姓名,他想這下大家總可以放心購買了吧!可是,他期望中的熱賣情景非但沒有出現,反而招來更大的非議。原來,一些好事者得知他在雞蛋上蓋章的事後,都拿他來打趣,不管羅立新怎樣解釋,人們除了看看熱鬧,買蛋的人並不多。

  正當羅立新為此事犯愁時,一天,一對老夫婦到店裡來買雞蛋,而且一要就是10斤,羅立新他還從沒碰到過一次買這麼多雞蛋的,原來,這對老夫婦聽說羅立新的事後,過來看看真假,如果真有其事,他們的鄰居也會來買。

  果然,過幾天,來買土雞蛋的人越來越多,羅立新的幾百斤土雞蛋,不到半個月就賣完了。羅立新終於嚐到了吃第一隻螃蟹的香甜滋味。

  誠信鑄就品牌

  隨著顧客的日益增多,原先收購的雞蛋供不應求。為了將生意做大,羅立新又請了三位工人幫他收雞蛋。

  2002年的一天,羅立新剛準備開門營業,突然一位老太太提著幾斤雞蛋怒氣衝衝地走了進來,二話沒說就劈頭蓋臉地責問道:“你不是保證不賣一個壞蛋嗎?怎麼我買的這些雞蛋就有好幾個壞蛋?”一聽自己賣出去的雞蛋有質量問題,羅立新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破蛋檢查。果然,老太太所言非虛。羅立新連忙把這些雞蛋全部給她換了新的。

  事情總算有驚無險地過去了,但羅立新卻絲毫不敢馬虎。他明白,發生這樣的事情,損失幾個錢是小事,重要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誠信口碑。他把生意交給妻子,一個人趕回烏石老家,一到家,他就把父母和另外三位收蛋人召集在一起,問是怎麼回事。原來,由於時值梅雨季節,有兩筐收來的雞蛋被雨淋溼了。

  羅立新返回長沙後,將攤子上的雞蛋全部撤下,妻子不理解,說:“就算被雨水淋溼過,可畢竟是少數呀,犯得著這麼小題大做嗎?”沒等妻子的話說完,羅立新就制止道:“難道你願意讓一粒老鼠屎打壞一鍋湯?讓這些雞蛋毀了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信譽?”羅立新不僅把所有的雞蛋都撤下攤,還貼出告示,要顧客將這幾天購買的雞蛋全都退回來

  一個星期過去了,來退雞蛋的人沒幾個,但路過的人無不誇獎地說:“小羅,你做生意這麼講信譽,以後我買土雞蛋就只信你這一家!”結果,生意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比以前更紅火了。

  2002年6月的一天,羅立新給自己半年來的經營算了算賬,一看嚇了一跳:這半年來,光是來回的車費和運費就花了五千多元,而且由於交通不便,雞蛋的損耗也非常大,所以儘管生意很好,但盈利並不多。羅立新想,與其在運費上花這麼多錢,還不如自己買輛麵包車來運雞蛋。於是他花兩萬多塊錢買了一臺小麵包。但有了車後,每個月的開支反而比以前更大了,要想維持先前的利潤,必須開拓新的財源。恰巧一個社群有兩間門面對外招租,羅立新決定利用自己的名氣,再開一家蔬菜超市。

  2002年底,羅立新的“綠色蔬菜超市”在鞭炮聲中開張了。開張伊始,羅立新就把誠信經營放在首位,對所有蔬菜實行明碼標價、薄利多銷外,還公開向廣大消費者承諾:該店所有蔬菜保證殘留農藥不超標;不銷售白板肉,如有發現,每次獎勵舉報者1000元;保證不以次充好、不短斤少兩,一經發現,將給予所購商品十倍的賠償。同時,還開設電話購物,對兩公里內的客戶,一律負責免費送貨上門。果然,此舉吸引了大量的新老顧客。2004年,長沙市工商局和長沙市消費者協會聯合授予羅立新“誠信經營消費者信得過單位”,他成為長沙市蔬菜行業個體經營者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如今,羅立新生意越做越大,月收入早已過萬元,不但在長沙市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電梯房,而且成功地註冊了“羅立新”商標。

  小知識:怎樣辨別土雞蛋:

  1. 從雞蛋的外觀上看,土雞蛋個稍小、色淺,較新鮮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膜。而洋雞蛋殼色深。

  如果你還不能確定,可在購買後開啟蛋殼,蛋黃呈金黃色的是土雞蛋;

  蛋黃呈淺黃色的為洋雞蛋。通過幾次對比,你就會積累出經驗,以後很容易就能把兩類不同的雞蛋鑑別出來。

  2.真正的土雞蛋確實要比市場上賣的任何一種雞蛋都好吃,真正的土雞蛋,哪怕就是白水煮蛋,都是很好吃的。

  3.土雞蛋雖然個頭小,但是蛋黃並不比洋雞蛋小。洋雞蛋個頭大,蛋清多??水分多,煎雞蛋時就看出來了,一下油鍋哧哧拉拉的直響

  4.土雞蛋蛋清清澈粘稠,略帶青黃,蛋黃色澤金黃,浮在蛋青之上,不沉底,一根牙籤插在蛋黃中間可以直立起來,它的蛋殼堅韌厚實,含鈣量高,不像其它雞蛋殼那樣脆薄。將熟雞蛋剝殼放在手中揉捏,這種雞蛋即使被捏的扁扁的,蛋白也不會開裂,還是一隻完整的雞蛋。

  5. 看蛋殼的亮潔度,如果蛋殼表面很亮很光,說明儲存的時間比較久,新鮮雞蛋蛋殼表面的立體感較強;

  拿起雞蛋放在耳邊搖一搖,有響聲則表明不新鮮;將雞蛋放在一個黑暗的地方,用小手電筒對著雞蛋較大的一頭照,氣室***即雞蛋裡面的空隙***越小越新鮮.

  真實的創業故事2:1塊錢的豆腐一年能賣7個億

  一塊錢一塊的豆腐,在家庭主婦手裡能做道菜,而在上海清美綠色食品公司董事長沈建華手裡,做出了年產值7億元的大生意,托起了8000多人的飯碗!

  一年賣豆腐能賣7個億?沒錯。

  從上海楊浦區國和路上一家小作坊起步,沈建華用12萬元創業本錢,在12年裡打造出全國最大的豆制食品企業。

  從浙江上虞農村來到上海,今年47歲的沈建華找到了大舞臺,演繹了民營經濟在上海的一個傳奇,他以一塊豆腐在上海創造了一個奇蹟:從6人的小作坊發展為8000人的大工廠,從1塊錢小生意做到7億元的大買賣。

  老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和眾多浙江企業家一樣,沈建華在創業過程中也經歷了“千辛萬苦”,碰到不少困難。有困難是壞事,但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的環境能鍛鍊人才。

  沈建華在創辦豆腐作坊前,撐過船、刷過漆、開過建材鋪,上海的大街小巷跑個遍。後來他辦豆腐作坊,是因為他想到,上海有1400萬人口,如果100人有一個買他的豆腐,那就是一筆大生意!為此,他每天和五位親友一起,各自騎一輛三輪車,無論颳風下雨、酷暑寒冬,把半夜剛做好的豆腐送到市區菜場,連春節都不斷貨。功夫不負有心人,沈建華的“清美”豆腐終於進入了上海菜市場。

  如何提升品牌、拓展市場?這是產品進入市場後面對的問題。勤于思考、善抓機遇、自主創新、改善管理,沈建華很快解了難題。勤于思考是企業家的理性勞動;善抓機遇,是拓展市場的必要條件;自主創新,是提高產品質量的必由之路;改善管理,是發展事業的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