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人生的三天

  有一位作家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天,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就擺在眼前,明天還沒來到。這三個日子我們基督徒應如何對待。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讀經:詩90:10-17

  人生只有三天,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今天擺在眼前,明天還沒來到。這三個日子基督徒應如何對待。

  一、昨天——要感恩

  昨天已經過去,有些事我們可能忘記。但是神的恩典不能忘。昨天可能有憂傷,但得到了神的安慰。昨天可能有軟弱,但得到神所賜的力量。昨天可能生意順利,工作有成,家庭和睦,無論如何,這一切都是主的恩典。所以我們要感謝。一切都是神的允許。保羅雖然身上有“刺”,但是主的恩典夠用。

  二、今天——要努力

  有人可能留意與已經失去的昨天,也有人寄望於尚未來到的明天,卻不腳踏實地掌握已到的今天。只有掌握今天才有明天的成就。基督徒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屬於主的。所以每一天都應該為主而活。抓住今天,努力奉獻自己,努力工作,努力讀經,努力學習,努力追求。

  三、明天——要交託

  我們要把明天以及今後的每一個明天交託給主,求主帶領。任何人有再大的本事,都不能拒絕明天的到來,也不可能叫明天留住。明天有可能是平平安安,也有可能是煩悶憂愁,但只要上帝與我們同在,明天的一切都是美好。不要為明天憂慮,要憑信心交託主。我雖然不知明天的道路,但我知是誰牽我的手。

  基督教講章:三種不同的人生

  經文:創11:27-32;12:1-3;13:1-13

  人生路漫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一帆風順、一馬平川。然而,世事難料,人生的道路卻常常是坎坷崎嶇、凹凸不平。回首往事,辛酸、苦痛比比皆是,正如摩西所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10***他拉、亞伯拉罕、羅得祖孫三代,雖出自同一個族系、同一個家庭,但卻有著不同的人生,而他們三人的不同經歷正是世人三種不同人生的縮影。

  一、他拉——重蹈覆轍的人生

  “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創11:31-32***

  從經文中可以看出,這個家庭遷移是在他拉的帶領下出離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進發。然而,他拉卻死在了哈蘭,我們也許會為他拉感到遺憾,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感覺。其實不然,我們來看幾個年齡,在11章25節中記載,“他拉活到七十歲,生了亞伯蘭、拿鶴、哈蘭。”在12章4節中記載,“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將這兩個年齡加起來就是當年他拉的年齡,就是145歲。但是,聖經中告訴我們:“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創11:32***也就是說,當亞伯拉罕和羅得離開哈蘭之後,他拉並沒有死,並且還活了60年。由此可知,他拉的遷移計劃在他走到哈蘭時就夭折了。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結果的呢?

  考古學家在1854年掘出了“吾珥”城,此城在亞伯蘭時代已有頗高文明,物質生活也很發達,人民拜月神,他拉在此城中曾侍奉當地的神祗***書24:2***,而哈蘭和吾珥一樣,人民也拜月神。想必他拉又在哈蘭重操舊業了。

  芸芸眾生中不知有多少人曾經厭惡過自己的罪惡,希望能夠脫離罪的捆綁與轄制,立志要洗心革面、懸崖勒馬、重新做人,有這樣的心志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但是,我們也常聽到有人因為偶然間與從前的生活發生碰撞,而放棄了自己的異象,重浸在罪惡之中,認為改變舊有的生活方式是對自己人性的一種扼殺。每每掙扎於其中之時,就不再從自身找原因,全都歸咎於環境,因為環境中充滿了罪惡。我們不否認,社會中的很多不良現象會對人產生極大的誘惑,但是,這並不是主要原因,保羅說:“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羅6:11***,對於一個死人,我們能把他怎麼樣呢?罵他他聽不見,打他他沒有感覺,用刀刺他他也不會流血……當我們在罪惡的環境面前也就像死人一樣的時候,罪在我們身上也就毫無作為了。因此,我們當明白,之所以人們會走回頭路,不能只歸罪於外部環境,最重要的還是人性,因為當始祖犯罪之後,原本善良的人性就已不復存在了,現在,我們的本性若不能在基督裡得到對付、得到改變,即或是在一個最好的環境中,仍然是罪惡纏身。所以,我們應當警戒自己人性中的軟弱,免得重蹈覆轍,走上舊有的人生之路。

  二、羅得——前功盡棄的人生

  當亞伯拉罕得到上帝的呼召後,就離開了哈蘭、離開了他的父親他拉***創12:1-4***,他的侄兒“羅得也和他同去”。每次讀到此處經文的時候,都會為羅得感到自豪,他沒有跟隨他的祖父留在哈蘭侍奉別神,而是跟著被耶和華呼召的叔父亞伯拉罕往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去,由此可見羅得當時也有著一顆嚮往上帝、脫離虛假的心志。然而,當我們再繼續往後看的時候,卻發現羅得的人生道路出現了滑坡,並且非常嚴重——“直到所多瑪”,而“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創13:13***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後來的羅得極其失敗,不但一無所有、家破人亡,而且在他與兩個女兒之間還發生了***之事,並且留下兩個罪惡的後裔——摩押和亞捫,經上說:“亞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23:3***。可悲!可嘆!羅得留給後世的是一個反面教材,因為他的人生前後大相徑庭,所以羅得所走過的是前功盡棄的人生。

  羅得的人生前後為何會有如此的反差呢?最突出的原因應該是以下兩個方面:

  1、自私:當羅得與亞伯拉罕兩人的牛群、羊群沒有足夠的草原時,“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創13:7***這樣的相爭應該不是突發事件,而是積怨頗深才導致出來的,在相爭之後,亞伯拉罕首先提出了他們之間的骨肉之情,並且以謙讓的口吻告訴羅得:“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13:9***羅得便毫不客氣的選擇了“約旦河全平原,直到瑣珥……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創13:10***羅得這樣的做法是極其自私的,他根本沒有考慮他叔父的需要與感受,只注目在自己的利益上。

  2、忘恩:羅得從小失去自己的父親,應該說是在亞伯拉罕的呵護之下成長起來的,按道理叔侄二人的感情應該是極深的,特別是羅得,更應該以“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態度來報答亞伯拉罕,何況還是養育之恩,但是他沒有,所以,羅得又是個忘恩的人。

  因此,他離開了屬靈道路的代表——亞伯拉罕,自己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無法掌握自己的去向,任憑世俗對他的牽引誘惑,沾染了所多瑪人很多的惡習。

  當我們踏上侍奉之路時,不斷享受上帝對我們的賜福與引導,有人因此而常常感恩,而有人卻在恩典中墮落,像底馬一樣“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開了保羅***參提後4:10***。我們應當以羅得的人生為警戒,並求主加給我們力量,緊跟主的腳步,直到基督臺前,贏的那不朽的冠冕。

  三、亞伯拉罕——矢志不渝的人生

  亞伯拉罕的人生是輝煌的,是燦爛的,當他得到上帝的呼召之後,就義無反顧的跟隨,因此,上帝就按照他所應許的賜福於亞伯拉罕以及他的後裔。也許亞伯拉罕曾背上了不孝***離開了父親***和懦弱***對羅得的謙讓***之名,但他是為了上帝對他的呼召、為了自己的異象、為了討上帝的喜悅才做出了這諸多的犧牲。雖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曾有過敗筆,但他沒有氣餒、更沒有倒下,他真的是像保羅所說的那樣,“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事實證明,他所做的這一切是正確的,上帝所應許給他的也都一一實現了。

  他雖將約旦河平原讓給了羅得,但上帝給予他的更多。“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創13:14-17***

  在人看來,亞伯拉罕所看到的地界似乎沒有羅得所選的美好,但豈不知這塊地方卻是“流奶與蜜之地”。因為這片土地處於各大文明古國的中央,東有亞述、巴比倫等國,南臨埃及,北望敘利亞和在小亞細亞的赫帝國,西南是地中海,有約帕、推羅等重要海港。在海路上可聯絡歐洲諸國。故此,迦南地在文化、商業、政治、軍事、交通上都居樞紐地位。所以我們看到,以色列民後來在此發展成為一個強盛的民族。

  在人看來,亞伯拉罕雖已年紀老邁,仍然膝下無子,是何等的可憐。但上帝所應許給他的後裔卻“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他不但有上帝應許從撒拉所生的以撒、也有從夏甲所生的以實瑪利、還有從基土拉所生的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創25:2***,亞伯拉罕的這些兒子後來都成了大族。

  亞伯拉罕之所以能夠得著如此的祝福,全基於他的信心,像《希伯來書》的作者所說:“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來11:8-12***因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11:1***自古以來,亞伯拉罕就被稱為信心之父,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們可知,他無愧於這個稱呼,因為他對耶和華上帝的信從未改變過,一直恪守著自己的異象,直到死日。也願每個基督徒都能在上帝的面前有這樣堅定的信念,走完人生的旅途。

  通過他拉、亞伯拉罕、羅得這祖孫三代人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三種不同的人生。因此,我們應當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明確的選擇,絕不能只顧今世的快樂,更應嚮往將來永恆的天家,我們不能像他拉那樣重蹈覆轍、也不能像羅得那樣前功盡棄,而要像亞伯拉罕那樣,矢志不渝的響應上帝的呼召、跟隨上帝的引領,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喜樂、充滿平安、充滿祝福!

  基督教講章:人生是什麼

  約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詩126:1: 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

  來10:33/36: 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人生是什麼

  各位屠居安公公的親朋好友,子孫後裔今天晚上我們帶著沉痛的心來到這裡,我們要舉行一個喪事追思禮拜,教會要奉耶穌的名傳講耶穌的資訊。我想談一談人生是什麼?有人說,人生是一場賽跑,一輩子都永無止境的累吁吁地跑,可是到了最後還是無法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有人說,人生是一杯美酒,有辣,有香,有甜,有苦.有人說,人生是一輪月亮.有升,有落,有圓缺,有陰晴,有明暗

  一:人生是一條路,你要怎麼走?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當中,都在走路,從出生到死亡,這是一條人人都要經歷的路線,我們都要走:那要看一看我們要怎麼去走?

  傳7:2 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死是眾人的結局,放在心上:我們要明白三個內容:

  1:明白人人都要死:

  傳8:8 無人有權力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每個人到有一天都要離開這個世界,你活的多大都逃不了這個死亡。

  權力?地位?金錢?都不能去換生命。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常常沒有考慮這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可能會說我還不會死,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知道我們在什麼時候走?這個姐妹說:我的爸爸不會走!但是就是這樣走了!我們會用一個詞:“想不到”人生很很多的想不到啊!!!人生好像一支牙膏,到有一天要擠完的!

  2:明白死後到哪裡:

  路16:22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裡。

  兩種人出現:拉撒路:被天使帶去。財主:在陰間受痛苦。

  這個世界當中只有兩條路:永生和永死。

  3:明白死後有審判

  來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啟20:12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

  案卷冊: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生命冊:沒有生命的撇下在陰間。

  永生怎麼樣得到:

  約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3:3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二:人生是一個夢,你要何時醒?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有好夢,惡夢,但是這一些還好是夢,但是萬一這個夢是事實,那該怎麼辦?我們今天的人生真的好像是夢,一個很長的夢,今天晚上我們要醒一醒。例如:一隻狐狸看到葡萄園裡結滿了果實,想到園中美餐一頓,可是它太胖了,鑽不進柵欄,於是,三天三夜不飲不食,使身體消瘦下去。它終於鑽進去了!飽餐一頓,心滿意足,可是,當它要離開的時候,又鑽不出來了,無奈,它只好故技重演,三天三夜不飲不食。結果,它出來的時候,肚子還是跟進去時一樣。是空空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誕生,最後又孑然而去,沒有人能帶走自己一生苦苦經營的財富與盛名。我們今天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我們的人生好像做夢一樣!每個人的夢大概的內容是一樣的!

  1:夢中的光景:活在被擄中

  唸佛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金錢能贖罪,分明菩薩是貪官!

  林後4:4 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我們的眼睛瞎了,看不到耶穌的榮耀,看不到這位真實的耶穌!因為我們的眼睛被魔鬼矇住了!不拜真神,拜魔鬼。例如:有一個人死後,到了地獄,看到很可怕。他問:你們不是說地獄很好,有美女,美酒,美景,為什麼什麼都沒有,魔鬼說:美女,美酒,美景是我們在地上的廣告,沒有廣告就不能把你騙下來!活在一個可怕的時代裡面,我們在苦苦掙扎,但是無法逃脫。

  2:夢中的渴望:回到天堂裡

  我們常常會夢見自己在一個很美的地方,有說不出來的美!這就是天堂。來11: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3:夢中的提醒:相信耶穌

  約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三:人生是一場戲,你要任何演?

  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1:有相信的心得永生:

  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

  路10:27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儘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2:有勇敢的心得賞賜:

  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林前3:12 /14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

  我們的相信需要經過時間,環境的試驗。

  3:有忍耐的心得應許:

  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雅5:8 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來11: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我們要羨慕,更美的家鄉,在天上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