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物理彈力教案設計

  教案是中小學教師日常備課的產物,其代表著教師對課堂的假設與預想,一個良好的教案設計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初中物理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物理彈力教案,歡迎大家參閱。

  初中物理彈力教案設計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形變和彈性形變,能識別常見的形變。知道任何物體都會發生形變。

  知道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會判斷彈力的有無及彈力的方向。

  知道胡克定律的圖象的意義,掌握利用圖象法計算勁度係數的方法。

  1.2過程與方法 :

  根據彈力產生的條件分析彈力方向的能力。

  通過分組“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數之間的關係”的實驗,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和操作實驗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知道實驗資料處理中常用的方法,嘗試使用圖象法進行處理資料。

  1.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真實準確地記錄實驗資料,體會科學的精神和態度在科學探究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簡單器材顯示微小形變的過程中,體會放大法的實驗思想,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

  通過學習彈力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發展將知識服務於人類的願望。

  從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入手,培養學生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去認識事物本來面目,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的科學觀。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彈力有無的判斷和彈力方向的判斷。

  自主設計實驗探索彈簧的彈力與伸長量的關係及實驗操作。 2.2 教學難點 彈力有無的判斷及彈力方向的判斷。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用直尺、小車、彈簧、鉤碼等

  教學過程

  6.1 引入新課

  【師】現在同學們手中都有一個小彈簧,試著去拉一拉它,或者去壓一壓它。手心裡有什麼感覺?壓彈簧的時候是不是感覺被頂著?拉彈簧的時候呢,手指有什麼感覺?

  【生】有一股力拽著。

  【師】對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彈力。同時大家也有一塊橡皮泥,也去捏一捏,試試,橡皮泥能恢復原狀嗎?

  【生】不能。

  【師】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不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非彈性形變。

  生活中彈性形變有很多。比如:釣魚時釣魚杆的形變,繩的扭轉,皮球與地面接觸時,網球與球拍接觸時都有形變。

  6.2 新知介紹

  一、彈力

  【師】像鋼尺、跳板、弓箭等受到力的作用時發生了形變,撤去外力後物體會自動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而橡皮泥、鐵絲變彎在受到力變形後不能自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將鋼尺等發生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而橡皮泥發生的形變稱為非彈性形變或叫塑性形變。

  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拉一個橡皮筋時,如果用力過大,橡皮筋就會被拉斷,這時就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了,也就是說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也就不能完全復原,甚至可能使物體損壞,將這個限度稱為彈性限度。

  【師】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一個力的作用,就叫彈力。

  施力物: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

  受力物:與它接觸的物體

  產生彈力的條件:

  ***1***相互接觸;

  ***2***發生彈性形變***發生擠壓或拉伸***。

  【師】這裡要注意:

  彈力是接觸力,彈力只能存在於物體的相互接觸處,但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並不一定有彈力的作用。因為彈力的產生不僅要接觸,還要有相互作用。

  【彈力的三要素】

  ***1***大小: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方向:與形變方向相反,與恢復原狀方向相同;

  ***3***作用點:接觸面上。

  常見的彈力:壓力、支援力、繩的拉力、推力等。

  【師】現在我們將一個物體放在直尺上,直尺發生形變而產生彈力。類似的,將同一物體放在桌面上,桌面是否發生形變而產生彈力呢?肉眼並不能察覺這樣細微的形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實驗來將這個變形的效果放大。

  【實驗】

  在一個大桌上放兩個平面鏡,用小型鐳射源發射鐳射照射平面鏡M,用力壓桌面,讓一束光依次被兩面鏡子反射,通過反光鏡的放大原理可以使牆上的光點移動很大的距離。

  【實驗】

  如圖所示,用手壓扁平瓶子半長軸的不同部位,以細線標記處為基準點,發現細管中的液麵上升或下降,通過觀察液麵的升降也可以放大瓶子發生形變。

  【師】上面這兩個實驗利用的就是微觀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

  二、彈簧秤

  【師】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測量力的工具:測力計。

  力可以用F表示,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用N表示。

  原理:

  定性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定量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和拉力成正比。

  下面我們來觀察下彈簧秤的外型。

  構造:圓環、外殼、指標、刻度、掛鉤、彈簧軸線等。

  彈簧秤的使用:

  先觀察:量程、分度值、指標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測量前,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後觀察指標是否能回到原來指示的位置,以檢查指標、彈簧和外殼之間是否有過大的摩擦;

  再調零;

  使用時,力的方向與彈簧軸線一致;

  【師】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嗎?斜著呢?

  【生】可以水平拉,斜著也能拉

  【師】在水平面使用時指標是否仍然在零刻線?可以直接使用嗎?

  【生】不在零刻度了。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要調零。

  【師】

  前面學習天平使用我們知道,如果天平從一個水平桌面搬到另外的桌面需要重新調零。一樣的,彈簧測力計在不同方向使用時,也需要重新調零。

  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讀數時,看清彈簧測力計上所標註的單位,知道面板上的數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還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線的分度值。

  【師】測力計是不是隻能測彈力呢?

  測力計倒置時有什麼現象?為什麼?

  【生】會發現指標不在零刻度了,因為重力對彈簧的影響,指標指示的值為秤殼重。

  【師】那是否依然可以測量力?

  【生】可以測,得到的數值減去初始刻度。

  【例題】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測量前不用將指標調零

  B.使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任何大小的力

  C.讀數時,視線應正對指標,與刻度盤垂直

  D.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必須豎直提著用

  【分析】

  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對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的記憶.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前要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標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沒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調零.

  ***2***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要根據被測力的大小選擇量程合適的彈簧測力計.

  ***3***讀數時,視線要與指標位置相垂直.

  ***4***測豎直方向上的力彈簧測力計要豎直放置,測水平方向上的力彈簧測力計就要水平放置。

  解:A、使用前彈簧測力計必須調零,否則會影響讀數的結果,故A說法錯誤.

  B、彈簧測力計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測超過量程的力,故B說法錯誤;

  C、讀數時,讓視線垂直於刻度面板.故C說法正確.

  D、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豎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測量其它方向的力,故D說法錯誤;

  故選C。

  【師】測量一個拉力時,彈簧測力計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生】兩個力,手給的拉力和物體給的拉力。

  【師】那這個時候示數是怎麼表示呢?是兩個力相加嗎?是兩個力相減嗎?

  【生】因為兩個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只取一個力。

  【例題】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計,物重G=2.0N,彈簧測力計A、B的示數分別為***  ***

  A.0,2.0N

  B.2.0N,0

  C.2.0N,4.0N

  D.2.0N,2.0N

  【分析】:

  知識點:

  當彈簧測力計受到平衡力時靜止,在掛鉤和拉環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時,測力計示數顯示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隻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

  解:對A:由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A=G=2.0,彈簧秤A的讀數為2.0N;

  對B:由左側重物***或右側重物***平衡得到,彈簧的拉力大小FB=G=2.0N,彈簧秤B的讀數為2.0N.

  故選D.

  初中物理彈力教案練習題及答案

  1、關於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彈力是指彈簧形變時對其他物體的作用

  B.壓力、支援力、拉力都屬於彈力

  C.在彈性限度內,同一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長越長

  D.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

  2、關於彈簧測力計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C ***

  A.彈簧測力計是常見的測力計

  B.彈簧測力計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

  D.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根據彈簧伸長的長 度與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製成的

  3、李華同學在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沒有注意校零,指標指在0.2N處,他測量時指標的示數為3.6N,則實際拉力的大小為*** C ***

  A.3.8 N B.3.6 N C.3.4 N D.無法確定

  4、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計,物重G=1N,則彈簧測力計A和B的示數分別為*** D ***

  A.1N,0 B.0,1N C.2N,1N D.1N,1N

  5、小陽學習了彈力的知識後,發現給彈簧施加的拉力越大時,彈簧的伸長就越長.於是小陽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實驗桌上有滿足實驗要求的器材:兩端有鉤的彈簧一根,已凋零的彈簧測力計一個、帶橫杆的鐵架臺一個、刻度尺一把.他利用上述器材進行了以下實驗:

  ***1***將彈簧豎直掛在鐵架臺的橫杆上使其靜止,用刻度尺測出彈簧在不受拉力時的長度l0並記錄在表格中;

  ***2***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彈簧的而一段使其伸長到一定長度,待彈簧測力計示數穩定後讀出拉力F,並用刻度尺測出此時彈簧的長度l,並將F、l記錄在表格中;

  ***3***逐漸增大彈簧受到的拉力***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仿照步驟***2***再做五次實驗,並將每次實驗對應的F、l記錄在表格中.

  請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①小陽計劃探究的問題中的自變數是      ;

  ②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可知,小陽實際探究的是      跟所受拉力的關係;

  ③針對小陽計劃探究的問題,他應該補充的步驟是:      ;

  ④畫出實驗資料記錄表格.

  答案:彈簧伸長量;彈簧伸長量利用公式△L=L-L0。

  分別計算出五次彈簧的伸長量△L,分別記錄在表格中

  初中物理實驗常用方法

  一、控制變數法

  1、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係。

  2、研究絃樂器的音調與弦的鬆緊、長短和粗細的關係。

  3、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係。

  4、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係。

  5、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係。

  6、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

  7、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係。

  8、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係。

  9、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係。

  10、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係。

  11、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係。

  二、影象法

  1、用溫度時間影象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2、電流、電壓、影象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式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槓桿平衡F1L1=F2L2

  4、壓強p=F/S p=ρgh  浮力F=ρ液gV排 功 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轉換法的應用

  1、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3、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4、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5、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6、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7、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8、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係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匯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四、實驗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五、等效替代法

  1、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2、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4、用自行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道的周長。

  六、類比歸納法

  1、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用“水壓”類比“電壓”。

  3、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等。

  5、用彈簧連線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