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臨床醫學方面論文範文的錦集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試論危機式護理管理用於子宮全切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討試論危機式護理管理用於子宮全切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全切患者100名作為本次觀察物件,採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採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在危機管理護理干預模式下,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併發症的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危機管理護理組的併發症的發生率為***12%***明顯低於常規護理對照組***48%***,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6±2.67***優於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2.45±2.78***,***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子宮全切的患者採取危機式護理管理方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中圖分類號】R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0-01

  女性婦科疾病涉及患者的隱私部位,患者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多諱疾忌醫,從而飽受疾病的折磨。子宮全切的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後,機體的適應能力、調節能力以及手術後的創傷打擊、擔心手術的預後等,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加之術後的併發症可能增加患者的住院費用,易產生焦慮、恐懼及擔憂的負性情緒。因此,對患者加強護理管理,提早進行預防護理,有利於降低患者並?l症的發生率。本次研究選取了100名子宮全切的患者作為觀察物件,對觀察組的患者實行危機式護理管理模式,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子宮全切患者100名作為本次觀察物件,採用單雙數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分佈在29-66歲之間,平均年齡***45.29±3.29***歲。危機管理護理觀察組的患者年齡分佈在30-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8±2.42***歲。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願進行參與。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常規護理對照組的患者採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採取危機管理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強化危機意識:強化婦科護理人員的危機意識,定期對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培訓,並定時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危機意識的考核,將考核成績納入每月績效中,讓護理人員瞭解工作期間的可能出現的護理風險,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中的責任感,加強自我約束能力,盡最大可能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降低患者併發症的發生率[1]。***2***建立危及管理小組:護士長應將科室的人員進行分配,建立危機管理小組,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責任,讓小組成員定期對子宮全切患者易發生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分析,並共同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讓護理人員做好時刻面對突發事件的準備,以在最短時間內,採取最有效的方法,將患者身心傷害程度降至最低[2]。***3***危機管理應用:在子宮全切患者危機發生後,召集本次危機事件有關的工作人員,並對本次危機的全過程進行回顧、反思與總結,並對護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仔細考察,針對出現的問題,完善各個流程的工作缺陷,在此基礎上,護士長應仔細分析管理小組中的人員分配、相關制度完善等,儘可能的改善工作存在的問題【3-4】。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後,護理人員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評估,將自制的評分表發放至患者,評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對患者併發症的發生次數進行統計記錄,並將評分表收回並對100名患者的資料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資料採用SPSS17.0統計學軟體進行處理分析,以95%作為可信區間,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卡方檢驗,若P<0.05,表示本組研究資料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驗時間結束後,50名觀察組的患者的併發症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常規護理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評分高於對照組。***見表1***

  3.討論

  子宮切除是婦科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手術,主要運用於難以治癒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疾病及子宮肌瘤等疾病,患者在接受子宮切除後,患者術後易發生多種併發症,往往會有較為嚴重的身心負擔。危機管理模式是科室對臨床上可能發生的危險事件進行危機決策、危機監控及危機處理,從而儘早將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的發生風險降至最低,最大程度避免危機事件的發生,甚至將危機事件轉化為機會。近些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臨床上對於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機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模式,已在臨床上運用廣泛,有效的解決了臨床上的醫療危機與醫療糾紛。因此,在患者接受手術後,醫護人員加強對患者的危機管理,對護理人員的危機意識及專業操作水平進行培訓,推動危機觀的培養,從而強化護理人員對危機事件的處理能力,提升危機管理能力,降低患者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5]。

  綜上所述,對子宮切除患者實施危機式護理管理,讓危機管理意識貫徹落實至臨床護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提升面對危機事件的能力,有利於降低患者的併發症的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高齡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

  高齡髖部骨折是常見的病症,由於老年患者骨質疏鬆,身體素比較差,骨折的發生機率比較高,髖部具有獨特的生理結構和功能,骨折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此外髖部骨折容易誘發臟器損傷,加上髖部骨折的護理特別重要,在後續護理階段需要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將護理措施進行落實,進而提升護理管理效果。為了分析高齡髖部骨折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方式和效果,選擇我院收治的94例高齡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物件,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和風險管理,護理管理後對效果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高齡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物件,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細資料如下:甲組和乙組分別都是94例患者。甲組中男和女分別是50例和44例,年齡在60-80歲,平均年齡***71.6±2.1***歲。乙組中男51例,女43例,年齡在61-79歲,平均年齡***69.5±0.2***歲。根據上述資料可知,兩組患者的常規性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組間資料可以進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組採用常規護理方式,按照護理要求進行。乙組採用風險管理的方式,如下:

  1.2.1 建立風險管理小組 在臨床研究中需要全面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析,掌握住院期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找到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避免出現其他事件。同時需要做好小組成員的培訓工作,提升其專業能力,滿足護理管理具體要求,進而實現有序管理[1]。

  1.2.2 落實風險管理制度 風險管理制度的落實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對各項制度進行掌握,確保風險管理的完善性和可行性。同時可以將獎懲機制進行落實,對於表現好的醫護人員給予獎勵,對於表現欠佳的工作人員給予懲罰。風險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能滿足風險管理具體要求,降低風險發生機率[2]。

  1.2.3 積極溝通指導 根據患者自身病症可知,在整個護理指導階段,要在實施人文關懷,護理人員要積極和患者進行互動和交流,關心和體貼患者,瞭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及時糾正不良的行為和習慣,使其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和護理,進而滿足風險護理管理的要求。

  1.3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採用SPSS24.0統計學軟體對本次研究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檢驗,當P<0.05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研究中對甲組和乙組的風險因素認知率、護理文書規範率、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機率對比,實踐證明,乙組的風險因素認知度率和護理文書規範率高於甲組,風險事件發生機率少於甲組,組間資料對比差異明顯***p<0.05***,如表一:

  ??甲組和乙組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分析,實踐證明,乙組的滿意率94.7%,甲組的滿意率74.4%,乙組的滿意率高於甲組,組間資料對比差異明顯,如表二:

  3.討論

  髖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見的骨科疾病,由於患者生理狀態和骨折型別較為特殊,在整個護理階段需要引起重視,給予有效的護理指導和幫助,保證護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整個護理階段給予有效的護理指導和幫助,能保證其合理性[3]。

  風險管理是針對護理中存在的風險開展的護理方式,其目的是降低風險。近些年來風險管理理念被廣泛應用到實踐中,能最大程度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機率。在護理指導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做好護理風險認知工作,掌握風險型別,不斷提升防範意識。在本次研究中從建立風險管理小組、落實風險管理制度、積極溝通指導等方面入手,按照護理防範的具體要求執行。針對患者病情的進展和個性化特點,完善現有護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風險不良機率。實踐證明,在護理指導階段做好風險管理和指導工作,患者滿意率隨之提升,有助於提高護理質量[4]。

  對乙組的風險因素認知度率和護理文書規範率高於甲組,風險事件發生機率少於甲組,乙組的滿意率94.7%,甲組的滿意率74.4%,乙組的滿意率高於甲組,組間資料對比差異明顯。說明對高齡髖部骨折患者採用風險管理,其優勢明顯[5]。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能減少高齡髖部骨折的併發率,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突出,因此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