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方面論文的範文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病人的臨床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病人的臨床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病人的臨100例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方法護理,實驗組接受優質護理服務,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M護理後SAS和SDS評分結果均明顯低於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後護理舒適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針對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病人實施優質護理服務,能夠緩解疾病所致負性情緒問題,提高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舒適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100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Results The results of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nursing ca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arrhythmia,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an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of clinical nursing work.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Arrhythmia;Clinical nursing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中老年心血管系統疾病,該疾病通常死亡率較高,且病情惡化速度較快。隨著再灌注治療技術的逐步發展完善,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回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間收治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病人的臨床資料,男52例,女48例,年齡48~78歲,平均***62.4±14.2***歲。合併症情況:20例2型糖尿病,45例高血脂症,38例高血壓症。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且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併發症護理、藥物指導和心電監測等在內的常規臨床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接受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措施:第一,飲食干預。護理人員可依據患者喜好制定日常飲食方案,多食易消化、富含纖維素、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完全戒菸戒酒。第二,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主動傾聽患者表達,日常護理保持親切熱情的態度,幫助患者減輕或是消除不良情緒的影響,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正確認識疾病,樹立治療的信心。第三,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控制病房的溼度和溫度,嚴格限制探視的人數和時間,保證患者的休息時間和質量,減少護理操作的噪聲和頻率。第四,治療護理。護理人員定時進行病房巡查,特別是入院後24 h內,應動態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和病情變化,及時瞭解患者感受,如果患者出現氣短、心悸、頭暈等症狀,則需告知醫師進行鍼對性治療。第五,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後,護理人員應針對其開展心肌梗死治療方法、疾病表現、誘發機制和注意事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囑患者多休息,特別是發病後24 h內,應減少患者的活動時間和活動量。

  1.3 觀察指標   第一,使用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後負性情緒評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患者評分越高,則其負性情緒越嚴重。第二,使用《護理舒適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前後,社會文化、環境、心理和生理等評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患者評分越高,則其護理舒適度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臨床資料均使用SPSS 17.0軟體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採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負性情況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和SDS評分結果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後SAS和SDS評分結果均明顯低於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

  2.2 護理舒適度

  兩組患者護理前社會文化、環境、心理和生理評分結果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護理後護理舒適度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

  3 ? 論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現心律失常等併發症問題,其主要誘發原因在於再灌注損傷、心肌自律性增高、自主神經活動改變、微血管損傷、代謝產物堆積及心肌急性缺血等危險因素的影響,其中,單純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通常預後情況較好,但是,對於嚴重房室傳導阻滯和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通常死亡率較高,預後較差[1-3]。醫學研究結果證實,心功能分級較高、低鉀血癥、心肌酶譜異常和高齡等均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律失常的主要誘發原因,需要得到臨床醫師和患者的關注[4-5]。在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針對其護理需求,制定和實施優質的臨床護理方案,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實現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從而鞏固療效,降低患者的臨床死亡率。

  循證護理對改善心絞痛患者預後及提高康復效果的臨床價值

  【摘要】目的 分析心絞痛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對其預後及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診治的80例心絞痛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進行循證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護理後完全依從度92.50%,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研究組PL***78.93±3.34***分、AS***76.64±3.72***分、AF***86.74±2.95***分、DP***068.83±4.56***分,均優於對照組***P<0.05***。結論 循證護理可有效提高心絞痛患者的治療依從度,改善生活質量,提升康復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prognosis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40 cases*** and study group***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and the study group conducted evidence-based car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care in both groups.Results The degree of complete complianc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2.50% after nursin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L ***78.93±3.34*** points,AS ***76.64±3.72*** points, AF ***86.74±2.95*** points, DP in the study group.***068.83±4.56*** points, all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Key words】Evidence-based care;Angina;Rehabilitation effect;Prognosis

  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進而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心前區出現劇烈疼痛的一種臨床疾病。該病起病較急,患者若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會發展成心肌梗死,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1]。本文旨在探究循證護理在心絞痛患者中應用後對其預後及康復效果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絞痛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研究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57~79歲,平均***64.53±***4***歲,病程1~6年,平均***3.43±2.27***y;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57~78歲,平均***64.52±***3***歲,病程1~7年,平均***3.46±2.29***y;兩組基線資料***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健康教育、入院指導、體徵監測、生活護理、飲食干預等。研究組實施循證護理,內容有:①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生活習慣等,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根據其不同需求制訂好護理方案,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R,使其瞭解起病原因、誘發因素等,以提升其認知度;②患者由於受疾病困擾,易出現焦慮、暴躁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需留意其心理變化,與其進行及時的交流溝通,儘可能滿足患者的內心需求及解除疑慮,用鼓勵性語言引導其樂觀面對疾病,使其主動配合治療;③合理控制病房內溼度及溫度,保持地面整潔乾燥,幫助患者儘快熟悉環境,同時正確指導臥床體位,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忌菸忌酒,多進食高蛋白、易消化、刺激小的食物,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餐;④由於患者年齡較大,記憶力有一定的衰退,護理人員需標記清楚藥物的用量、用藥時間、不良反應、禁忌等,避免用藥出錯,同時告知患者及家屬遵醫用藥的關鍵性。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2]

  記錄兩組遵醫依從度情況,依從度評定:不需護理人員監督,按時按量服藥為完全依從;需護理人員或家屬叮囑才會服藥為部分依從;不能依據醫囑進行用藥,或擅自改變藥物用量、停止用藥為不依從;同時記錄兩組心絞痛相關指標,採用SAQ進行評定,包括心絞痛穩定狀態***AS***、心絞痛發作情況***AF***、軀體活動受限程度***PL***、病情認知程度***DP***,總分100分,分值越高,狀態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由SPSS 21.0統計軟體包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採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依從度比較

  對照組30例完全依從,4例部分依從,6例不依從,完全依從度為75.00%***30/40***;研究組完全依從37例,部分依從2例,不依從1例,完全依從度為92.50%***37/4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心絞痛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後,研究組各項心絞痛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口老齡化的增加,心絞痛發病概率亦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情況。患者由於記憶下降,容易忽略正確用藥的重要性,且由於病程長,患者極易發生間斷服藥、漏服等現象,服藥依從度較低,對其療效及預後產生不良影響[3]。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經過治療後,研究組用藥的完全依從度顯著優於對照組,並且該組心絞痛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心絞痛患者實行循證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其用藥依從度,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對其預後恢復有積極作用。原因分析在於:循證護理的出發點是儘量滿足患者的需求,不但為患者提供科學化、規範化的護理服務,還能讓其意識到自我護理的關鍵性,使其體會到優質、細緻的護理服務。首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計劃,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升其認知自身疾病的水平,同時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及時給予有效的心理疏導,認真傾聽其內心需求,及時解決疑慮,可有效舒緩其內心?毫Γ?增加安全感及信賴感,治療及護理依從度可有效提升;其次,為患者提供舒適乾淨的病房氛圍,帶其熟悉環境,可提升其舒適度,對其存在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指導合理科學的膳食,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性,機體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迎接治療;最後,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藥物的用法用量標記清楚,定時提醒其按時用藥,同時告知遵醫用藥的重要性及安全性,有效提升依從度,進而促進療效[4-5]。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實施於心絞痛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心絞痛發作情況,提升遵醫行為,促進患者預後恢復,具有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