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老(1152~1220)

[拼音]:Hemudu yizhi

[英文]:Hemud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羅江鄉渡頭村北。面積約 4萬平方米。1973年6月發現,1973和1977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浙江省博物館進行發掘。文化層堆積厚約3.7米,共分4個文化層。據碳14測定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500年。該遺址的發現與發掘,確立了“河姆渡文化”,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證明了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的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姆渡遺址的房屋,主要是一種栽樁架樑鋪板高於地面的幹欄式建築,已發現的構件有圓樁、方樁、板樁、樑、柱、板等數千件。在許多建築構件上已採用了榫卯套接技術,特別是燕尾榫、帶梢釘孔的榫和企口板的使用,更反映了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早期的地層發現有一座長屋,長約23米,進深7米,由4排柱樁支撐,分前後二間,屋前有 1.3米寬通道。晚期出現一種立柱式地面建築,在柱洞底部墊木板作基礎,或墊塞紅燒土塊、粘土和碎陶片加固成臼狀柱礎,其上再立柱架樑。在第二文化層中發現了木構水井遺蹟,井口呈方形,邊長 2米,深約1.35米,井口為榫卯套接的木框,每邊豎以排樁為井壁;水井外圍有一直徑約 6米的柵欄樁28根,似原蓋有井亭。

墓葬共發現27座。無墓坑及葬具。面向多偏北。在可供鑑定的11具人骨架中,屬成年人的僅 2具。葬式有側身屈肢和仰身直肢,隨葬品最多6件,少的1件,以釜、豆等陶器為多,少見生產工具。

出土遺物 6千餘件。骨器約佔半數,以斜鋌鏃、耜、鑿、管形針、哨、梭形器、鳥身匕形器、蝶形器等最具特徵。石器大多留有明顯的打製痕跡,以梯形不對稱刃的斧、拱背厚體最為典型。木作工藝較發達,有鏃、耜、鏟、槳、杵、槌、器柄、蝶形器以及一批原始紡織工具。陶器以夾碳黑陶為主,夾砂灰紅陶次之,手製,火候多在800~900℃之間,多平底器和圜底器,以釜、罐、盆、盤、缽和釜支子為基本器物群 (見圖)。

炊器的腹部以下多拍印繩紋,口沿上劃飾平行條紋、波浪紋、圓圈紋、穀穗紋、葉紋等,往往 2種以上紋飾相間組合;盛儲器以素面為主,少量盆、缽上陰刻魚藻紋、稻穗豬紋等圖案。在第四層較大範圍內發現了人工栽培的秈稻和粳稻的米粒、稻杆、稻葉以及酸棗、橡子、菱角、葫蘆等植物果實。動物遺骸有61種之多,除豬、狗、水牛、鹿、猴、犀、象、虎、熊、多種飛禽和淡水魚類以及龜、鱉、蚌外,還有海中的鯨、鯊及濱海河口的鯔魚等, 反映了當時人類生產活動的深廣範圍。

遺址中發現的裝飾藝術品中有用砩石和玉製作的玦、璜、管、珠等人體裝飾品,也有以陰刻幾何形、動植物圖案裝潢的炊器、盛儲器、生產工具柄部和建築構架,還有一批木雕魚、陶人頭、豬、羊、魚等以及用象牙製作的鳥身匕形器和“雙鳥朝陽”蝶形器等。

1988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該遺址重點保護範圍為4萬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為3.5平方公里,並搬遷了遺址範圍內的村莊、工廠和排灌站,建立了河姆渡遺址陳列室。

參考文章

河姆渡遺址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河姆渡遺址與良渚文化祭壇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