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V.

[拼音]:Qingliupai

清末光緒年間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標榜風節,“嚴義利之分”,以經世匡時為己任,屢上封事,一時遂有“清流黨”之稱。

清流派曾繁衍為前後兩代。前清流多北方人,稱“北派”;後清流多南方人,稱“南派”。前清流形成於光緒初年,即19世紀70年代末。當時,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恣意侵略中國邊疆,民族危機嚴重。清政府內部腐敗,派系鬥爭愈演愈烈。一部分不掌實權的言官,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上書言事,評議時政,彈劾大臣,使朝廷內外出現“臺諫生風,爭相搏擊”的局面。參與這些活動的,主要有翰林院侍講張之洞、張佩綸、陳寶琛,編修黃體芳、寶廷,以及御史鄧承修等,其中以張之洞、張佩綸兩人最為馳名。他們與軍機大臣李鴻藻關係密切,李鴻藻為打擊政敵軍機大臣沈桂芬,並使自己在朝廷政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對他們極盡籠絡和操縱之能事,故時人多稱李為前清流的魁首。前清流要求改革弊政、肅整綱紀和興修水利,尤主張堅決抵抗外國侵略。在沙俄覬覦中國西北,日本侵略朝鮮、琉球以及法國侵略越南等問題上,都提出強硬主張,反對妥協。雖有好為空言、不識時務的一面,但與守舊的頑固派不同。慈禧太后對前清流暗中放任,間或利用其奏章博取廣開言路的名聲,達到抑制權臣,強化獨裁統治的目的。

大致在1885年(光緒十一年)中法戰爭結束前後,清政府內部政爭出現新的變化,前清流對慈禧太后已失去存在的意義,因而宣告瓦解。從80年代末到1894年中日戰爭前夕,以日本侵略朝鮮為背景,一部分堅決主張抵抗日本侵略並反對當時弊政的言官和名士,紛紛投靠戶部尚書翁同龢門下,形成後清流派。其中以侍讀學士文廷式、禮部侍郎志銳和“南通才子”張謇為骨幹,國子監祭酒盛昱、刑部主事沈曾植以及翰林院編修王仁堪、黃紹箕、丁立鈞、李文田等均為其中健將。且翁同龢為光緒帝師傅,志銳為光緒帝愛妃珍妃兄長,文廷式為珍妃師傅,因此該派屬於帝黨的一部分。與前清流一樣,主張“厲以風節”,反對貪官汙吏;敢於揭露弊政,甚至有時還直接指責慈禧太后。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前,力主反擊日本對朝鮮的侵略,多次斥責李鴻章“避戰自保”;黃海海戰後,後黨趨向對日本妥協時,苦諫要求抗戰到底。此外,對當時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活動表示同情和支援。1888年,沈曾植、黃紹箕、盛昱曾積極贊助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帝,1894年,康有為因刊刻《新學偽經考》獲罪時,清流諸人又多方搭救。因此,後清流派主要表現為一個開明愛國的集團。當然,後清流也有好紙上談兵的弱點。在抵抗日本期間,張謇、沈曾植、丁立鈞等人對西方列強抱有過幻想,提出“聯英伐倭”的主張。這些反映出該派的階級侷限性。中日甲午戰爭後期,隨著帝黨的失敗,清流派人物或遭革職,或離京南下,或因其他原因銷聲匿跡。戰後,雖仍有人作為帝黨成員參加維新變法活動,但清流派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