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種子要怎麼種才好

  臘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臘梅科臘梅屬的植物。落葉叢生灌木,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蠟梅文化。那麼呢?

  臘梅種子怎麼種呢?一般7—8月臘梅果實變黃時採收,取出種子幹藏至翌春2 —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釐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芽。4月幼苗出土後,注意防止地蠶危害,並加強管理,不必護陰。幼苗生長緩慢,當年高僅10—15釐米,用播種法可以大量培養臘梅砧木,但需較長的培養時間。

  在瞭解了臘梅種子怎麼種之後,你可別忘了後面更重要的養護工作。

  澆水

  臘梅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墒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蠟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乾溼情況控制。


臘梅種子

  施肥

  盆栽蠟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瞭解了臘梅種子怎麼種,別就不管它了額,要想臘梅長得好,後期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花前修剪

  在落葉後花芽膨大前,對長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對葉芽,剪去上部無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蟲枝、過弱枝及密集、徒長的無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花後補剪

  臘梅疏去衰老枝、枯枝、過密枝及徒長枝等,回縮衰弱的主枝或枝組。對過高、過長、過強的主枝,可在較大 的中庸斜生枝處回縮,以弱枝帶頭,控制枝高、枝長和枝勢。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長枝剪留30-40釐米,其他較強的枝留10-20釐米,弱枝留一對芽或疏 除。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臘梅花語

  哀愁悲懷的慈愛心,高尚的心靈

  忠實,獨立,堅毅,忠貞,剛強,堅貞,高潔

  高風亮節、傲氣凌人、澄澈的心,浩然正氣,獨立創新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惟有蠟梅破,凌雪獨自開。”此時,鄢陵的蠟梅相繼綻開。金黃剔透的蠟梅,吸引著無數遊人冒著嚴寒前往觀看。蠟梅因似梅花,與梅花開花期又相接近,所以很多人將蠟梅也當作梅花。

  蠟梅並非梅類,兩者親緣甚遠。在植物分類學上,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則是薔薇科植物。由於它們相繼在寒冬臘月或早春時節開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所以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同種。蠟梅的花單生於枝條兩側,花被多數,內層較小,色紫紅;中層較大,色黃,略有光澤,似蠟質;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

  臘梅此花名稱中有個“臘”字,和蜂蠟的“蠟”字相同。蜂蠟俗稱黃蠟。蠟梅開黃花,原名黃梅。古籍《禮記》上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就叫“蠟”。因當時歲暮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故農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蠟梅開於蜡月,故此得名。“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因而蜡月和蠟梅的“蠟”字,可和“臘”字通用。所以蠟梅與臘梅,可以通用。

  據王世懋《學圃餘疏》考證,在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年***間,王安石曾寫有詠黃梅的詩。後來,在宋哲宗元祐年間***1086~1094***,一代文豪蘇東坡和黃山谷,因見黃梅花似蜜蠟,遂將它命名為“蠟梅”,說它“香氣似梅,類女工捻蠟所成,因謂蠟梅”。由此蠟梅名噪一時,鼎盛於京師。後來詩家在詠蠟梅詩中,常在“蠟”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如“蝶採花成蠟,還將蠟染花”等。

  蠟梅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花木,原產於中部的秦嶺、大巴山、武當山一帶。在湖北神農架發現有大面積的野生蠟梅林。在河南省鄢陵縣姚家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屋前宅後都遍植蠟梅,素有“姚家黃梅冠天下”的美譽。姚家村種植蠟梅有著悠久的歷史。傳說,原來蠟梅並無芳香的氣味。西周鄢國***在今河南鄢陵西北***的國君,很喜歡黃梅花,但嫌其不香。便下令花匠限期讓黃梅吐香,否則全部處死。在束手無策時,一位姓姚的叫化子帶來幾枝臭梅,幫助嫁接在黃梅上。過了一段時間,黃梅花苞發出了陣陣清香。國君龍顏大喜,立即下令把姓姚的花匠召到花園當花工。後來鄢國被鄭國所滅,宮廷一片廢墟。但花園保留下來,成了一條姚家村,專門種養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