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信心的講章

  信心構成要素中的外在認知是指人們對行為必定成功的認識過程,由於這種認識過程只能是對行為未來發展狀況的預期,那麼你對講信心的講章瞭解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督教講信心的講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信心講章:試探與試煉

  經文:雅1:12-15 啟應:詩139

  凡活在世上的人,有兩件事情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痛苦和試探。痛苦是無法躲避的,持續的時間卻是有限度的,但有一件事卻伴隨著我們每時每秒——試探。有的時候試探不是來自於外在,更多的是來自我們的心懷意念。我們的大腦每天發出數億條的資訊,但有意義的資訊比較而言是微乎其微的、閒散的,甚至是汙穢的。

  而面對試探,無論是敬虔的人、軟弱的人、信神的人或不信神的人……沒有一個人能避免試探、躲避試探,只是有些試探是大的,有些試探是小的;人生在每個不同的階段所面對的試探和誘惑也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進入痛苦是因為試探的緣故,我們不能戰勝試探,在試探面前軟弱了、低頭了、失敗了——試探是導致痛苦的一個原因。但當我們沒有認識上帝的時候,或者對試探認識不清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這麼難過、為什麼進入患難當中,最終將痛苦歸結於“命運”,卻沒有思想,在苦難和患難前面我們犯了許多的罪。

  一.認識試探

  1.肉體的試探

  首先是食物。起初人類在伊甸園的時候,食物不是威脅,神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參創2:16-17***。當始祖亞當犯罪離開神後,食物就成為人類第一大威脅。一方面是飢餓;另一方面是暴飲暴食,貪婪地追求各種各樣食物的誘惑。

  其次是金錢。貨幣的出現最早是為了方便,然而,金錢的獲取與積累也成為人們的另一個重大的誘惑。對於財富的積攢使人產生貪婪之心。

  第三是情慾。人類不僅有對於食物的需要,也有對於情感和性愛的需要。然而,情感與性愛的濫用成為今天人們的另一個重大誘惑。2009年的調查:北京離婚率39%、上海離婚率38%、深圳離婚率36.25%、廣州離婚率35%、廈門離婚率34.9%,離婚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三者。

  2.思想上的試探

  驕傲。驕傲使人輕視上帝,藐視他人。驕傲使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輕看他人,認為可以用自己的金錢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掌控別人。使得我們不願在上帝面前謙卑、不願悔改。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種誘惑。

  忿怒和嫉妒。一個驕傲的人是以自己的美貌和金錢作為自己驕傲的資本。然而,當他看到一個人在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上比自己強的時候,就產生了忿怒和嫉妒。而忿怒和嫉妒會使人犯更嚴重的錯誤,甚至走向犯罪。

  3.靈界的試探

  懷疑——

  世界上有魔鬼,有屬靈的和屬世的、有上帝和魔鬼的爭鬥,這樣的爭鬥常常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魔鬼用諸多的方法,希望基督徒離開所信的上帝:

  ——我們相信上帝的時候,總有聲音引誘我們說:這個世界上有神嗎?

  ——難道只有上帝是神嗎?別的“神”不也是“神”嗎?

  我們什麼時候軟弱呢?就是我們的禱告不蒙神垂聽的時候,或是暫時神還沒有給我們成就的時候,我們心裡就懷疑神,這懷疑的聲音來自屬靈的爭戰,以至於讓我們去敬拜別的。

  我們常常懷疑上帝、懷疑上帝的旨意、懷疑上帝還愛不愛我,這就是試探。我們在上帝面前要有十足的相信——神愛我們,而且永不改變,唯有耶穌基督是唯一的真神、是拯救我們的上帝。

  屬靈的驕傲——

  一個熱心侍奉、跟從主的人常常遇到屬靈驕傲的挑戰。有些基督徒沒有跌倒在起初福音的逼迫當中,卻倒在了屬靈的驕傲中。在逼迫當中,我們可以奉主的名戰勝一切的試探、艱難和誘惑,然而當風平浪靜之後,當教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的時候,當我們的福音傳播的越來越多的時候,魔鬼會說:看,這個教會是你一手建立起來的;

  你的靈命最好;你的禱告比別人更蒙垂聽;你最明白真理,其他的人都糊塗——我們在艱難中不懼怕,但卻常常跌倒在這樣的引誘當中。屬靈的驕傲導致看不起弟兄姊妹、覺得自己最重要,導致教會分裂,我們就範了,成為魔鬼的工具,還往往覺得我是在捍衛真理。

  小結:

  越是侍奉主的人,受到的試探越大,上帝喜悅的人,魔鬼也喜悅;上帝喜悅重用他,魔鬼喜悅將他拉向自己這邊。

  “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約壹2:16***我們在世的試探大多來自這三個方面,即肉體、情感、思想。

  二.面對試探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能夠知道試探、認識試探,不意味著我們能戰勝試探。保羅說: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參羅7:21-24***——這是每個基督徒都會遇到的爭戰,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爭戰,要好好禱告了,聖靈在沒在你裡面。

  1.學會躲避試探

  有一些試探不是試探找我們,而是我們找試探。試探來了,我們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剛強,就快跑,躲避試探。

  如何跑?——不該想的時候不想。私慾懷了胎就成為罪。試探在起初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剎那的想法,然而,我們可能覺得這個事情挺有意思的,就繼續想下去——成為了幻想;我們沒有對這樣的幻想加以剋制——就成為我們內心當中的慾望;繼而想方設法去得到。

  快跑——不要的意念要學會不想;不好的話要學會不說;不好的事情要學會不聽。

  2.與試探爭戰

  我們想要戰勝試探,只有靠著耶穌基督,靠著自己的毅力我們能夠勝過一次,但之後我們無法勝過。並且,耶穌基督也為我們做了美好的見證——耶穌在世上也受試探。

  耶穌基督受魔鬼三次試探,耶穌靠著上帝的話語戰勝了這樣的試探——

  第一個試探:食物。耶穌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第二個試探:驕傲。耶穌回答:“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太4:7***

  第三個試探,耶穌回答:“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侍奉祂。”***太4:10***

  3.根除私慾,認罪悔改

  我們靠著耶穌基督的話語戰勝試探的同時,也要想一想,為什麼這樣的試探總是臨到我?在試探之中,我們一次懈怠了,就在試探面前就範了、失敗了,一旦失敗,我們就不想再戰勝它了。

  魔鬼知道我們在哪樣的事情上軟弱,就在這樣的事情上試探我們。當我們靠著耶穌基督勝過試探的時候,也要找到我們常常受試探的原因,努力洗淨我們的罪。當你裡面沒有這樣的軟弱,魔鬼也不敢試探。

  三.理解試探

  我們都會遇見試探,但神不試探我們,是魔鬼在試探我們,我們的私慾在試探我們。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上帝藉著各樣的軟弱、患難臨到我們,我們要好好思想,不要想我怎麼這麼倒黴、不順利,要從屬靈上、信仰上思想。

  1.試探與誘惑可以使我們認清自己

  當我們沒有試探和誘惑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比別人都強、信得都好、更有愛心、傳福音更熱情,往往容易使我們驕傲,但試探和誘惑臨到我們,可以幫助我們認清自己。每個人面對試探和誘惑都是一樣軟弱,因此我們要學會謙卑;對那些正在軟弱中的弟兄姊妹要獻上禱告。

  2.試探可以成為我們得勝的試煉

  對於那些沒有相信上帝的人,試煉往往使他們失敗,但對於我們,試探反成了耶穌基督熬煉我們的試煉。“鼎為煉銀,爐為鍊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箴17:3***。依靠耶穌基督,試煉將我們這塊鋼板磨成鋒利的尖刀;如果沒有一顆依靠耶穌基督的心,試煉將我們磨成沒有刃的刀。

  上帝藉著試煉使我們成為成熟的、滿有信心的基督徒,我們要正確看待我們所遭遇的磨練,並靠著耶穌基督戰勝各樣的試探和引誘,並在試探和引誘時,天天有一顆警醒的心。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是在得勝的道路上走一步,當我們靠賴耶穌基督戰勝試探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會有無比的平安,因為耶穌基督在天上為我們預備了光明的道路。

  求主耶穌基督將各樣的平安和戰勝試探的力量賜給我們。

  二

  講章:長進的信心

  經文:彼得後書3:14-18

  【聖經經文】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汙,無可指摘,安然見主;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

  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些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就當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人的生命中有幾個會長大的現象,最基本的是人的身體會長大,我們從出生以後身體就不斷的長大,從小孩的身體長成大人的身體是一個階段,以後還會在變胖變瘦之間來來回回的變化著;第二個會成長的是心智方面的成長,這方面的成長比較沒有年齡的限制,如果肯學習,不管年紀多大,在心智上的知識和智慧仍然會有長進的空間;

  我們第三個會長大的現象是年紀,年紀的增加是最穩定的,沒有人能讓年紀的增長加快會變慢,年紀的增長是一種單向的變化;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還要有靈命方面的成長,靈命的成長跟其它方面的成長很不一樣,它不像身體的成長,有階段性和區域性性,靈命也不像心智可以隨個人的努力長進,靈命更不是因為信耶穌的時間比較長就比較好。靈命長進不會有底線,因為靈命不是程度,靈命是人與神的關係,靈命好的人也就是信心好的人。

  彼得在他人生快到盡頭之前,把心裡對肢體沉重的負擔在書信中表達出來,第三章中四次對他的弟兄稱呼為親愛的,提醒他們在等候見主面的日子裡,要留意那些事。

  彼得非常擔心信徒的處境,除了信仰上的逼迫之外,還有人性本身的軟弱和錯誤的教導會影響他們與神的關係。在他結束這封書信之前,彼得就人本身的軟弱,和外來錯誤的教導,再一次提醒信徒要努力和防備的事。我們自己的軟弱和外來錯誤的教導,都會影響我們的靈命。

  面對我們自己的軟弱,彼得鼓勵我們要“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汙,無可指責。”殷勤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常常透過一些行動表現出來。上個禮拜二所謂的中國情人節,有兩個大獻殷勤的男士成為新聞人物,他們都是做了平常人不會做的事,有一個結了婚的人,花了八萬多塊錢買花送給太太,做為情人節的禮物;另外一個人向追求一段時間的女朋友求婚,他不只向女朋友求婚,也向女朋友的家人表達他的意願,他知道女朋友的媽媽是股票族的,為了讓她看見他的求婚誠意,他就在某大報紙上的股市投資版上刊登求婚啟示,後來這個人的求婚得到女朋友和她家人的的接納。

  殷勤的態度通常是為了討好,在人際關係中,要討好人的辦法就是讓人看見好的一面,做出叫人高興的事來。但在神的面前,我們卻不能這樣做,因為神是不會被討好的。我們常常會用人的角度去看待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很容易被言語討好,也很容易被物質討好,以為用對待人的方式去對待神,就能夠在神面前交待得過去,事實上是欺騙自己。

  當所羅門王完成建造聖殿的工程之後,他和以色列的百姓在神面前獻祭,所羅門王用二萬二千頭牛,十二萬只羊當祭物獻給神,後來神向所羅門王顯現對他說:“你若效法你父大衛、存誠實正直的心行在我面前、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謹守我的律例典章、我就必堅固你的國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遠、

  ……倘若你們和你們的子孫轉去不跟從我、不守我指示你們的誡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別神、我就必將以色列人從我賜給他們的地上剪除‧並且我為己名所分別為聖的殿、也必捨棄不顧‧使以色列人在萬民中作笑談、被譏誚。”後來的歷史證明了神所定下的這個原則。

  神要我們向他獻什麼殷勤呢?彼得告訴我們,神要我們在他面前成為沒有玷汙無可指責的人。這一個要求不是叫我們去向他付出什麼,好維護跟他的關係,神不會在乎人的奉獻,他在乎的是我們是怎樣的人,我們是不是還活在汙穢裡面。

  “沒有玷汙”在雅各書中翻譯作“不沾染”,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信主之後,雖然我們的罪汙已經被耶穌的寶血洗淨了,但還是會有變成汙穢的可能,這些汙穢是沾上去的。在什麼情況下,已經乾淨的人會又再沾上汙穢呢?

  雅各書一章二十七節告訴我們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汙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在原文中世俗就是指世界,包括屬世界的人、屬世界的觀念、屬世界的事。我們常常會忽略世俗對我們靈命的影響,以致於在信主之後跌倒失敗。一位去大陸工作的姊妹跟我們分享,在大陸工作讓她覺得最難過的事情是,看見從臺灣和香港去大陸工作的男人,都在養包二奶,幾乎十個裡面有九個半是這樣,似乎在那個環境中很難潔身自愛。

  不過她也看見,在她住的大樓裡有許多其它國家去的人,卻不會這樣,因為他們是整個家庭搬去,除了在工作的環境之外,有一個幫助他們抗拒誘惑的地方。

  要讓自己“沒有玷汙、無可指責”,不等於脫離世界,而是在會把我們汙穢的複雜世界中,為自己保留一個單純的地方,在這裡有人提醒我們,幫助我們拒絕誘惑。在汙穢的地方很難保持乾淨,真正靈命好的人,不會停留在神不喜悅的場所。

  影響靈命的因素除了自己的軟弱以外,還有錯誤的教導。彼得提到保羅的書信中,有一些看起來不容易明白的內容,便有人按照不是解釋聖經的方法去解釋,結果把自己引上沉淪的下場。在原文聖經中“難以明白”這個字只出現一次,它原是用來指釋出神啟示的意思,希臘神話中所謂的的神的啟示是很難明白的。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國王在出徵之前向神明求指示前途,他所得的啟示是:“如果你出征的話,你將會摧毀一大國。”這個王把所得到的啟示當成好預兆,以為這是在預言他會打敗敵人;但結果卻是大敗,他自己的國家被對方徹底毀滅。錯誤的指示比沒有指示更可怕。

  在某些情況下,人會把聖經的內容做錯誤的解釋和應用。第一個是把特殊情況當成普遍性的原則。例如常有人問一個問題,聖經中到底有沒有禁止喝酒,有兩段聖經常被用來作為支援可以喝酒的根據。一處是在提摩太前書五章二十三節,保羅因提摩太的胃口不清,時常生病,就勸他稍微用點酒。

  另一處經文是約翰福音二章中,在迦拿的婚宴中,耶穌把水變酒的神蹟。第一個根據很明顯是特殊的個案,在提摩太身體的需要上,保羅勸他稍微用點酒,而不是喝酒,在聖經原文中沒有喝的動詞在裡面。而耶穌行神蹟把水變酒的目地也是鼓勵人喝酒,婚宴也是一個特殊的場合,不能用來作為平常生活的原則。在聖經中有十幾個地方用負面的立場看待喝酒,隨然沒有禁止,卻以警告的方式鼓勵人少喝酒。

  像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十八節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箴言二十三章和申命記三十二章都用毒蛇形容酒;以賽亞五章說,那些愛喝酒的人有禍了。

  當人只看合自己心意的片斷時,就會把聖經原本的真理扭曲了。越是用自己的期待去讀聖經,越活不出神要我們活出的生活來。

  基督徒靈命的長進是從生活上的改變看出來的,願我們在世俗的環境中,懂得用沒有玷汙無可指責的方式生活,在聖經的知識上追求長進,免得在一知半解中,失去了神的祝福。

  三

  講章:基督徒關於信心的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還沒有聽道以前,神創造人的時候已經放在人裡面的信心。那這種信心不是“得救”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蒙稱義”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與“救恩”有關係的信心,這種信心我們應當給它一個名稱叫作“基本信心”,原有的信心,是神創造的時候給人自然的信心。

  那這個基本信心,fundamentalfaith,原有的信心,originalfaith,或者這是自然信心,naturalfaithisalreadyin-plantedbyGodwhenmanarecreated.當人被造的時候神已經把這種最簡單的,最基礎性的,最根本的,最自然的信心已經原有的放在人裡面。所以天下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我沒有信嘛,所以你不要怪我不信,因為我沒有信,因為我沒有機會聽道,神也不對我講話,所以不能因聽道產生通道,所以我沒有信你不要怪我。”

  ……因為上帝早就把這些最基本的信心給了人,所以“無神論”是不可成立的。“無神論”是無可推諉的。……聖經裡面的印證是什么呢?聖經裡面羅馬書第一章十九節、二十節,羅馬書怎么說呢?“原來有關上帝的事情,人所能明白的已經顯明在人的心裡。”

  這個基本信心是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六節所講的“信心”。那么,你說“來到上帝面前就必須有信心”,信什么?信上帝的存在。信神是創造者,這是信。然後因為這個信心你就來到上帝的面前,一來到上帝面前,上帝就賜恩給你。上帝所賜的恩其中最重要最大的福氣,最上好的福氣就是“聽明白他的話”。當神的話臨到你的時候,你就產生了第二輪的信心,因聽道而產生通道的信,這是第二輪的信。

  第三個信心是什么呢?第三個信心是事奉的時候聖靈特別賜下的,為某一種需要所給你的信心。正像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裡面所講的,“有人蒙聖靈賜給他信心”***參:哥林多前書:12章9節***。

  那這樣,是九種聖靈恩賜中間,這是那一段裡面記載出來的九種恩賜。其實聖靈所賜下的不單是那九種,但裡面有一種是有一些蒙上帝的靈賜給他信心。那這些人做事的時候是比別人勇敢,這些人做事的時候是比別人更有把握,因為神把一種信心放在他裡面,他看見了別人沒有看見的,他敢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他有一個真正的膏抹和真正的力量在他面,所以他就做出來了。

  這個是一種很特別的信心,這個是第三種信心。不是聽道產生出來的信心,是神的靈直接賜恩,直接給他有特殊恩賜的一種信心,這是第三種信心。

  第四種信心是什么?第四種信心是天天繼續不斷依靠,抓住神的應許,投入在神的主權之下,順服神的腳蹤,繼續去尋求神的旨意一天到晚靠他有信心,這是第四種的信心。

  這樣,第一種信心是基本的,每一個人有的,連“無神論”裡面也有這個種子的。第二種信心,因為聽道產生出來的信心。第三種信心是你賜恩給他的時候,他有事奉的勇氣的一種信心。第四種的信心,是基督徒的責任,是每一天每時每刻要依靠上帝,信靠他,投靠他,仰望他,每天跟隨他的信心。

  那這第四種的信心是與生活有關的,我們不是靠我們的行為而活,我們是靠著信靠神的信仰而活,我們是靠著他信實而生活,我們是靠著他的應許而生活,我們靠著他的不變性而生活,我們靠著他絕對誠信真實的本性而生活,這個信心使我們天天信靠他,常常仰望他,是繼續不斷從得救到死不可減少的信心。這是第四種的信心。

  那你說,“請問唐牧師,這四種信心中間,為什么你不提到信耶穌得救的那個信心呢?”那個信心在哪裡啊?那個信心在哪裡?在第一還是在第二里面?第三、還是在第四?在第幾?在第二里面。所以我最後的一段就要把第二信心裡面的救贖性的這一方面的信心講完了我就結束今天的查經。

  那,這個接受主,領受救恩的信心,也就是保羅說“你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參:使徒行傳:16章31節***的那個信心。那當信主耶穌,這信心的範圍就專一對著那個獨一的名。

  “天下人間我們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什么?得救***參:使徒行傳:4章12節***。也只有賜下一個名,所以,當信主耶穌,就是單單在他的救贖,在他的死而復活的福音裡面產生信仰的信心,這當然是聽道來的。聽什么道呢?有關係耶穌基督的道。

  所以“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參:羅馬書:10章17節***。當你傳道的時候有關於耶穌基督的生、死、復活、昇天與再來,這個一個歷史性的系列成為人的信仰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傳福音。傳福音是傳一個最好的訊息,而且是傳獨一的好訊息,theonlygoodnews。

  這唯一的,獨一的好訊息在歷史過程中,不是在想象中間玄妙吊在空中的天馬行空的,不是的!這信心是實際的,是在時空裡面的,是道成肉身的,是神在人間與人同在,以馬內利真正發生過的事蹟。也就是童女所生,被不義的人所捉,然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照著預言死而救贖我們成為中保,為我們被埋葬,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又昇天,坐在父的右邊,作祭司,作中保,以後再來拯救我們,論到這些歷史事蹟的,historicalevents這些有系統的,有連貫性的,

  consistencyofthesalvationofGod,這個叫作gospel,Euaggelion希臘文,就是好訊息。那你聽了這個以後,你就產生信心。你信什么呢?信耶穌為你而生,是為你而死,為你而被埋葬,為你而復活,為你而昇天,為你而再來,這個信就產生個別與神之間中保裡面的結合,我們與中保的結合,在基督裡與他一同死,與他一同復活,這個叫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