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茶道茶藝步驟視訊

  綠茶茶道茶藝步驟中需要準備的用具有,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壺一把,香爐一個,脫胎漆器茶盤一個,開水壺兩個,錫茶葉罐一個,茶巾一,茶道器一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1***靜心備器:茶具主要有有茗爐、石英壺、茶筒、茶匙、茶巾、水盂、茶盤、賞茶盤等。沖泡綠茶宜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杯,以便能欣賞茶葉在水中的優美姿態。

  2***擇水候湯:泡茶以泉水為佳,要選擇清、輕、甘、活的軟水。

  3***佳茗酬賓:請大家鑑賞你將要衝泡綠茶的茶樣。

  4***流雲拂月:用熱水燙洗茶杯。

  5***佳人入宮:將茶葉投入茶杯中。出自於蘇軾名句:“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置茶時切勿使茶葉散落杯外,惜茶,愛茶是茶人應有的修養。要想泡一杯好茶,茶葉與水的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茶與水的比例大致為1:50。

  6***松風初鳴:茶聖陸羽的《茶經》中有水三沸之說,“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泉湧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而在蘇軾的詩中則有“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沖泡高檔綠茶,以水溫80-85'C左右為宜,即蟹眼乍起、松風初鳴之時,也就是陸羽所說的恰好一沸的時候。

  7***溫潤靈芽:迴旋注水的方法在杯中注水少許,潤澤茶芽溫潤的目的是使茶葉吸水舒展,以便在沖泡時促使茶葉內含物迅速析出。

  8***鳳凰點頭:首先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並利用手腕的力量,將水壺由上而下反覆提舉三次,使水壺有節奏的三起三落,這一注水手法被稱之為“鳳凰三點頭”。一是經過三次高低沖瀉,使杯中茶葉在水的衝激上下翻滾,促使茶葉內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且使茶湯濃度均勻;二是對賓客表示敬意;三點頭象徵謙遜、真誠,如同行鞠躬禮。

  9***雨後春筍:在開水的浸潤下,茶芽漸漸地舒展開來的過程。

  10***初奉香茗:將斟好的茶送給來賓。

  11***聞香觀色

  12***賞形品味:

  13***重酌釅香:高檔綠茶一般沖泡三次,而且以第二泡茶香最濃,滋味最佳。

  14***謝茶收具

  綠茶茶道沖泡方法

  1、上投法

  即先沖水後投茶,適用於茶形細嫩,全是芽頭或滿身披毫的綠茶,如碧螺春、信陽毛尖等。

  具體方法:為了便於觀察“茶舞”,準備透明玻璃杯,先在杯中注入七分滿約80℃的水,投入3-5克綠茶茶葉。茶葉在熱水中逐漸伸展,上下沉浮,湯明色綠。玻璃杯此時便於欣賞綠茶茶葉起浮及舒展的過程。待綠茶茶葉下沉後即可品飲。

  採用上投法泡茶,對茶選擇較強,細嫩名優綠茶一般用上投法。如對鬆散型或毛峰類茶葉,都是不適宜的,否則,會使茶葉浮在湯麵。用上投法泡茶,雖然解決了部分緊實的高階細嫩名茶因開水溫度太高,從而造成對茶湯和茶姿的不利影響,但同時,採用上投法泡茶,會使杯中茶湯濃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氣不容易揮發。因此,品飲上投法沖泡的茶時,最好先輕輕搖動茶杯,使茶湯濃度上下均一,茶香得以透發。

  2、中投法

  茶形緊結,扁形或嫩度為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綠茶,適宜用中投法,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等。

  具體方法:先注入約80℃的熱水至杯子1/3處,然後投茶,輕轉動杯中茶,以使茶葉慢慢舒展、浸潤,然後再注水至七分滿。綠茶茶葉完全下沉後即可飲用。

  中投法其實就是兩次分段泡茶法,它雖然對茶的選擇不是很強,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泡茶水溫偏高帶來的弊端,但也給泡茶帶來複雜化。

  3、下投法

  即為一般的先投茶後注水。對於茶形較鬆,及嫩度較低的綠茶,適宜用下投法,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

  具體方法:先在杯中投入適量的茶,然後沿杯壁注入80-85℃的水七分滿。待茶葉稍為舒展,慢慢沉底後,便可飲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