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總結

  學習語文,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證,教育如能對學生培養起良好的習慣,學生就能輕鬆地游到理想的彼岸。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語文學習習慣的的培養,希望可以幫到你!

 

  語文學習習慣的的培養方法

  ***一***養成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是前提

  態度是個人對一定物件的比較持久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對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發動、維持、強化、調節的心理功能。語文學習態度是語文學習習慣形成的動力性的心理因素。學生只有具備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才能產生強大的內驅力,促進語文學習習慣的形成。

  ***二***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第一,老師要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書要有足夠的寬容,在學生閱讀中,一直都存在著成人愛好與學生喜歡的差距。其實我們對學生的閱讀心理還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對孩子的閱讀選擇足夠尊重。比如說卡通和通俗小說,一般我們都認為是垃圾書,但這卻是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品種,而且對孩子提高閱讀能力也未嘗沒有幫助。有一個事例可以表明:1990年和1991年來自32個國家的二十多萬名兒童,參加了“國際教育成果評估協會”的測試,結果芬蘭兒童的閱讀分數最高,而芬蘭兒童最普遍的閱讀書刊是什麼呢?就是59%的芬蘭兒童幾乎每天看一本漫畫書。

  第二,老師可以圍繞課外閱讀組織一些活動,比如,小書蟲啃書活動,為孩子設計課外閱讀表格,當學生的閱讀達到一定程度,如二十本,四十本或者八十本後,就授予相關的“閱讀學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邀請文學作家到校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活動。

  第三,不要把所有的課外閱讀都寄託在課外進行,課堂上老師可以以適當的方式,或者以一定的時間向孩子推薦自己喜歡讀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所有孩子天生對閱讀是充滿興趣的,做過父母的人都有小時候被孩子纏著講故事的情況,上學以後之所以有的孩子沉迷於電視或電子遊戲,首先是由於家長和學校沒有提供一個相應的閱讀環境,對孩子潛在的閱讀興趣沒有加以誘導。

  ***三***形成運用文筆來觀注社會的愛好

  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基礎上,輔導學生做好好詞好句、科學小知識、名人名言等內容的摘抄。然後,引導學生拿起筆,運用自己的語言來認識現實生活。這時,教師應做好學生的最忠實的讀者,及時作出反應。教師不僅在口頭上提出一些要求,更要在行動上成為學生的榜樣和示範。對於學生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過程中的進步,要及時表揚。

  從心理學角度來認識,任何一種心理品質的養成都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但是,只要做到師生的共同努力,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定能有不小的收穫。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那樣: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人要是各種好習慣都養成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

  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一、課前預習的習慣: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麼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預習是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激發孩子求知慾、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我的語文預習要求是:

  1、畫,大聲地朗讀課文,勾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句子。

  2、問,問家長自己不認識的字或詞,自學字、詞,並寫下來。

  3、析,對課文進行分析,說一說課文裡的主要內容,最好能夠用圖畫把課文的意思表達出來。

  4、答,嘗試性回答課後作業題。

  5、提,提出通過預習後還不懂的問題。“有疑則進”,有求知慾,則有興趣。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把主要精力放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上,在聽課時就能產生一種積極主動、輕鬆自如的心理狀態,就能充滿自信,這正是成功的學習所需要的一種心理優勢。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習慣的意識。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它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學生的交往與審美能力。為了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三、“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首先要取得家長支援,曉之以理,輔之以“查”。與學生共同制定具體的朗讀標準及測評表,把它印發張貼在每一個學生課本的扉頁上。這樣,在家裡,家長就能根據標準來檢查和測評。在學校,學生也以此來自評和互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反饋和總結,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使全班學生做到熟讀、熟背,樂讀、樂背。那麼,怎樣讓學生“樂於課外閱讀”呢?首先印發告家長書,向家長介紹該階段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方法,供家長參考;並適時推薦有關書目供家長選擇;然後,給學生印發讀書登記卡,每月統計學生讀書的內容、數量,並通過家長反饋,瞭解學生閱讀時的態度和效果。同時還可定期讓學生通過“讀書展示卡”來展示和交流讀書情況,評選閱讀之星。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就會十分濃厚。

  語文學習習慣的內容

  ***一***從培養語文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來看,有4個方面:

  1、聽的方面:①專注聽話的習慣,②邊聽邊想的習慣***抓要點、聽出弦外之音和不同意見分歧所在***,③邊聽邊記的習慣***記憶主要內容、做聽講筆記***,④邊聽邊審視的習慣***察看說話者的表情、動作、以便準確判斷說話人的深意***。

  2、說的方面:⑤說普通話的習慣,⑥說話口齒清楚、語意連貫的習慣,⑦朗讀課文、背誦名篇名段的習慣,⑧大膽答、質疑的習慣,⑨討論發言的習慣,⑩說話講究禮貌的習慣。

  3、讀的方面:①有目的有計劃在閱讀的習慣,②邊讀邊思的習慣,③邊讀邊記的習慣***包括圈、點、劃、批註和記筆記***,④邊讀邊查的習慣***查工具書或參考書***,⑤製作閱讀卡片的習慣,⑥讀寫結合的習慣***應用於寫作***,⑦注意閱讀衛生的習慣***視距、洗手、坐姿、採光等***,⑧課內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習慣,⑨上課前認真做好預習的習慣,⑩複習和整理的習慣。

  4、寫的方面:①“三勤”習慣***勤觀察、勤思考、勤練筆***,②作文先寫提綱的習慣,③自己動手蒐集材料的習慣,④書寫清楚、規範、講究姿態的習慣。

  ***二***是從學習語文所需心態來看,有:

  ①虛心求教的習慣,②認真仔細的習慣,③善擠時間學習的習慣,④獨立自學的習慣。

  上述分類法,內容上可能有交叉,特別是心態方面的習慣是各科學習都需要的;但從利於理解、記憶、掌握考慮,上述分法和提法是恰當可行的。當然,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追求高一點的目標。例如紮根牢固,有抗干擾和較強的自制力;操作速度快;程度運動熟練、準確、有效;有一定的應變能力,等等。不過,一般說來,只要上述學習習慣形成了鞏固了,那麼對按質按量完成中學語文學習任務就是有力的促進和確切的保證。

1.各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大全

2.語文學習方法

3.語文學習技巧與方法有哪些

4.學好語文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

5.六種學習習慣的養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