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鱸

[拼音]:Baowen

[外文]:Norman Levi Bowen (1887~1956)

美國岩石學家。1887年6月21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頓,1956年9月11日卒於華盛頓。1903年入金斯頓皇后大學,1907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09年獲礦業學院學士學位,同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1912年獲博士學位。曾任皇后大學、芝加哥大學教授,北美地質學會、美國礦物學會主席等職。鮑溫終生研究火成岩的一系列關鍵性相圖。如斜長石體系相圖(1913)、Mgo-SiO2體系和Di-FO-SiO2三元系相圖(1914)以及與同事們合作的另外21幅相圖。1927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時首次闡明瞭岩漿的結晶分異作用是火成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從而提出著名的科學理論──亞鹼性岩漿的反應原理。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期間,他成為實驗岩石學岩漿學派的著名代表。此外,鮑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從事過光學玻璃研究;考察過南非布什維爾德基性雜巖、東非的鹼性熔岩、挪威的橄欖岩。主要著作有《火成岩演化的晚期階段》(1915)、《火成岩的演化》(1928)和《據NaALSi3O8-KALSi3O8-SiO2-H2O 體系的實驗研究論花崗岩成因》(合著,195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