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彼得的事工

  事工是指基督教會的成員執行教會所任命的工作。那麼信徒彼得在執行事工的時候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彼得的事工:佈道與探訪***徒9:32***

  “彼得周流四方的時候,也到了居住呂大的聖徒那裡。”***徒9:32***

  “周流”是周遊、走遍的意思。“四方”指各地。“彼得周流四方”新譯本譯作彼得走遍各地***傳道***。

  1.抓住機遇,廣傳福音。因為我們在地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為此你一定要抓住機會。通常,我們不太會抓住機遇。生命的長度不由自己掌握。孝敬父母,愛兒女,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不要說你錯過了。很多事情一定要抓住機會,儘可能不要留下遺憾。如果能做就趁早做,要比晚做好。

  2.牧養探訪,齊頭並進。當我們的信徒把非基督徒帶領到教會時,教會有責任對他們進行牧養、探訪。有些工作是教會要做的,有些是團契和小組可以做的。比如探訪,很多團契有靈脩和學習,還應該有探訪。只要他有需要,我們就要去探訪他。對小組來說也是給你一個服事的機會。當你探訪別人的時候,你自己也得到了幫助。

  彼得的事工:神蹟與見證***徒9:33-42***

  在呂大有個人患了癱瘓,彼得醫治好了他,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歸信了耶穌。這是彼得在約帕行的神蹟。“約帕”是美麗的意思。神蹟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讓我們看出神蹟奇事的目的是要見證神的道,神的道通過神蹟而彰顯出來。現在有這樣一個現象,注重講道的教會不注重神蹟,注重神蹟的教會缺乏講道;注重禮儀的教會又缺乏生命的活力,看似充滿生命活力的教會,又缺乏敬拜的真義和神學的底蘊。佈道家常常缺少深厚的神學基礎,神學家又缺乏佈道家的勇氣和熱情。大多數看似追求屬靈熱心的信徒,他們的生活行為常常令人不滿意。而大多數看起來行為、說話、做事比較讓人滿意的人,又缺少屬靈的內涵和追求。會說的常常不去做,做事的人常常不會說。

  下面我們思考幾個問題:

  1.您怎麼看待神蹟?現今的時代還有神蹟嗎?

  2.神蹟與神的道有怎樣的關係?我們可以求神蹟嗎?如果可以,為什麼?不可以,為什麼?

  3你的屬靈生命是否癱瘓過?你如何得到醫治的?你的生命有否經歷死而復生的變化呢?

  屬靈的生命裡有沒有經過死而復活的改變,死有時候不是一件壞的事情。

  彼得的事工:休息與調整***徒9:43***

  “此後,彼得在約帕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多日。”***徒9:43***

  “休息”不單單指肉體的休息,指屬靈的生命在上帝面前的安靜,一種與神的關係。這句話是要引入到第10章。一個人外表看來是很開朗的人,其實內心是很保守的。一個人外表看來是很斯文、不愛說話的人,其實他的內心是很開放的。彼得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因為在第10章裡上帝讓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所以第9章最後上帝要他休息幾日。“硝皮匠”是做獸皮加工銷售的生意。他乾的這個行業在猶太人的觀念裡是不好的,猶太人是非常忌諱摸死了的東西的,就是不潔淨的東西。在猶太人看來這個行業是猶太人所歧視的行業。彼得到了經營別人看不起行業的一個家庭,他在這裡內心也有個調整,嘗試能不能接受這個人,就像當年耶穌總與罪人、妓女在一起一樣。

  有的信徒為什麼沒有別人的經歷深?你沒有別人對信仰認識的深,是因為你沒有經歷。因為你經歷了不同的人,接受了不同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你就提升信仰,你的信仰就更深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就知道,對問題的思考不能太過於片面或極端。保羅說,我們會安慰人,因為我們曾經也軟弱過。你曾經得過神的安慰,現在才會安慰人。你從來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什麼是痛苦。你凡事順利,跟你講凡事謝恩你很難理解。

  約帕這個名字按照現在以色列的翻譯叫做“海法”***音譯***,是個港口。彼得住的這個人的家就在海邊,彼得坐在房頂上可以看雲觀海。這個時候彼得就要回想與主的關係。生命不夠成熟的人,他行了神蹟後一定很驕傲。但是生命成熟的人,越是在行大神蹟的時候,他越是在神面前謙卑下來。彼得這時候會與主有更深的相交。一方面回顧過去,一方面展望未來。經過這種思考和學習,他才能夠面對後面所發生的事情。

  我們常常忽視內心的安息,真正的安息不在於禮拜幾。我們的安靜要預先準備。我們因為行走的太遠,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我們更重要的要注重與主的關係。希望我們的心,在主的面前能夠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