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光明之子

  光明之子是指拉美西斯,最偉大的勝利者,真理的守護神太陽之王。拉美西斯“光明之子”締造了埃及的盛世,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保羅跟以弗所教會講,弗5:8,“從前你們是闇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闇昧和光明是什麼意思?我們需要用點腦筋想想,另外若對聖經熟悉一點,就會更加瞭解什麼叫做光明?什麼叫黑暗?用一般語言也能知道,好像在黑暗裡是見不得人的,就是在做些比較不好的事情。“從前你們是闇昧的” ,意思是指從前常常在罪惡之中;“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就是希望我們常常行在善良、聖潔裡。

  對很多不信主的人,這段經文跟很多其他經文一樣,可能會叫他們覺得很被冒犯:“怎麼說我們沒信耶穌時是黑暗的,都在罪惡裡;難道信了耶穌的就是聖潔的”?我們並不是說不信耶穌的人都天天在做惡,我們承認很多不信耶穌的人他們的道德行為很多時候比我們還好,就如同有時他們學問、手藝、技術、外貌比我們好。這都叫做上帝的一般恩典,給基督徒,也給非基督徒。

  若再想想,舊約裡這些上帝的兒女,從創世記亞當夏娃、亞伯拉罕、雅各的家庭開始,這些所謂被上帝揀選的人所呈現出來的道德好壞,實在不足以叫我們基督徒驕傲,而應該叫我們很謙卑。想想亞伯拉罕的兒子,被揀選的以撒懦弱,也說過謊,被拒絕的以實瑪利為人像野驢,他們的道德行為都沒有什麼太特殊。再想以撒的兩個兒子,以掃是被棄絕的,雅各是被上帝揀選的,但他的欺騙和詭詐比他哥哥還要多。

  我們很容易從主日學開始就犯這樣的錯誤,總沒辦法擺脫一般的道德觀念,總覺得上帝揀選比較好的人。各位,我們信了耶穌以後是越來越好,但我們被揀選的原因、條件並不是我們好,這樣才叫蒙恩。羅馬書第9章,保羅特別提醒我們,“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我們基督徒不管是講恩典,或因信稱義,或揀選的觀念,一方面要敬畏上帝:這是出自他;另外一方面謙卑:不是我好,是上帝定意要愛我。

  當然,我們在講這事時都不要躲避問題。人***包括媒體、政黨***會美化自己喜歡的,醜化自己不喜歡的,這是人的天性,求主讓我們基督徒能避免這個。如果神選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好;那麼神棄絕別人,也不是因為他壞。也就是說,上帝的旨意對人來講是無緣無故***gratuitous***。gratuity是小費,gratuitous就是沒有原因的,或跟Grace連在一起,就是恩典。講得具體一點,他揀選人是無緣無故的,不是你有什麼好而揀選你。如果你要說有原因,當然有原因,在上帝的旨意裡面,只是我們猜不透。而我們能猜透或明白的就是要感恩,上帝就是白白的、無緣無故就愛我們。

  二

  而上帝棄絕人也是無緣無故的。也就是說,你不要想到以掃被棄絕是因為他做了很多壞事,上帝最後就不要他了。是他還沒有做壞事時上帝就棄絕他,這是牧師們***包括我***最不想講的,因為這好像不合理。但無緣無故,還是有緣故的。無緣無故,只是在講到我們人在神面前不可以誇口,神有他絕對的權柄,而他的旨意,他要揀選哪個、棄絕哪個,在神學裡叫做上帝“隱藏的旨意”,你看不到的,申命記29:29,“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

  簡單點講,就是上帝為什麼愛我們、選我們,或為什麼棄絕哪些人的原因,都在上帝,不在我們。有些人也來聚會,但那根筋沒有被打動,他就始終沒有信耶穌,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不是因為他壞。所以,如果要從我們人來看的話,一切事情都有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出自上帝,這是上帝隱密的旨意,我們看不到,也測不透。

  但上帝也有他啟示出來的旨意,我們看得到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也就是他的律法和他的福音,上帝也根據我們對這兩個的看法來做事。所以,從人來看,上帝隱藏的旨意和明顯的旨意是一致的,是有緣有故。這個人為什麼被上帝棄絕了?太簡單了,因為他不願意信耶穌,因為你拒絕相信上帝預備的救恩。所以從一個角度來講,是上帝在主導每件事,但從我們人的角度來看是我們在主導,你願意信,或你願意不信。這在聖經有講,“你們親近神,神就親近你們”;你信主,主就接受你;你不信主,主就拒絕你。你在前面,你在採取主動。

  各位,你願意來聚會,你就可以來聚會,得到上帝的恩典;你不願意來聚會,就得不到上帝的恩典。是你作的選擇。從這一點來講,我們又可以很高興的說,原來一切事情都是有緣有故的。我們選擇良善,上帝就讓我們得到美好;我們選擇邪惡,上帝就讓我們得到邪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就誰都怪不了。可是,根據聖經,我們必須把一切的榮耀和權柄最後歸給上帝,就是你會選擇這個,這都在上帝的恩典中。

  上帝作的一定公平,但你不要去測那些,你需要的就是做上帝已經告訴你的事:你應該聽道、禱告、信靠耶穌。你不願意,就被拒絕;你的被拒絕,就是因為你不願意接受上帝預備的救恩;你的被拒絕,就是因為上帝叫我們行善而我們拒絕行善。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作惡,他下地獄是他自己作惡的結果;如果他行善而仍然不信耶穌,我們會跟他講***這是我們傳道的重要***,他能夠行善,是上帝讓他有這善良的心,可惜他卻不信這位上帝。

  所以“從前你們是闇昧的”,在黑暗裡的,簡單講就是“你們從前是不信上帝”,可能很有道德、學問、很會判斷,但他拒絕接受他所有的善良、道德來自上帝。所以“闇昧、黑暗”就是不認上帝,不認識上帝,活在自私、自我裡面生活,把自己關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裡生活***說得嚴重點叫做自閉症***。相對的,“光明”是認識上帝,愛神愛人,又遵行上帝的話,活出上帝的聖潔,這叫在光明中。就是在闇昧裡。

  我常在想精神病到底是什麼?嚴重一點的我們說是精神病患,輕微一點的就是心理不太平衡。我只是在說,用什麼東西來形容一個人有精神或心理方面的病?過動兒、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但有沒有一個現象能把它通通包進去?我大膽的說,就是自我中心──只有我。

  你看自閉症的人,我們中文翻得很好,自閉,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這世界別人怎麼想、現在是什麼樣的環境場合,教堂、教室、捷運、別人家,他都不管,他只想到他自己。他好像只有一種能力,就是想到他自己。所以他可能在大庭廣眾就脫衣服,大家在上課就開始講話、唱歌。

  我說這個,是因為上禮拜天我在屏東一個教會講道,那時有很厲害的大地震,一個有精神官能症的人就站起來,在底下大叫、唱歌。各位,我一點沒有生氣,我很同情他,我知道那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但其他弟兄姊妹都沒有什麼反應,我就有點責備弟兄姊妹,說,“請一個人陪著他,他需要我們的同情和禱告”。再次說,一個人精神、心理方面有病,越自我中心,病就越嚴重。我知道很多藥物就是叫你睡覺,不鬧事不鬧人。但那還是一樣讓你在一種不清楚的狀況。

  三

  我也想到,那被鬼附的不也有點像這樣嗎?要跳就跳,要叫就叫,要喊就喊,要拿石頭砍自己就砍自己…,這些都值得同情、禱告、幫助。但我是個牧師,從聖經來看,上帝是一切事的根源。所以,如果我們只想到自己,上帝不在我們生活中成為主宰,那是不是就會慢慢開始有這些現象?

  全世界不信上帝的人都在黑暗裡,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這些物理上的光,或生理上、道德上、知識上不如我們,甚至他們上帝的恩典比我們還多;但他們缺乏一個最基本的光,就是認識和相信這一切的知識、道德、幸福或懲罰、管理,是來自上帝。

  神把正義、公平、同情…放在我們心裡,以至於我們會希望社會、國家、家庭都能安和樂利,大家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和睦相處。但人一旦不信上帝,拒絕上帝,沒有上帝,人一旦以自己、以上帝以外的人或東西為主,不管是性愛、知識、很公平的制度…等等***這都是人的本能***,這些就會開始偏差。

  這偏差,就是以弗所書第2章講到我們原來死在罪惡過犯中時,是順服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執行的邪靈,是可怒之子,就是我們是在一種靈的控制之下。這種靈的控制先不要想到是那種邪靈汙鬼附在人身上,以至於我們就口吐白沫、在地上打滾、又吼又叫;保羅是說全世界所有的人,我們從前***原來***闇昧、不認識主的時候,都在一種靈之下,這種靈最基本的就是不把上帝放在眼裡,不管是一個狂妄的無神論或一個很禮貌的人。從聖經上的話來講,他們缺少一種光,沒有這種光,就會活在沒有上帝、沒有尊主為大的自我世界。

  如果一個人一直活在自己裡面,嚴重的就像個瘋子。如果不是瘋子,就會用看起來很理智的事來破壞這世界。我想到最好的例子,一個就是共產主義,一個就是德國的納粹主義。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知識份子裡都有很高的地位,那種不自私、天下為公,都很理想。我們孫中山先生也是這樣想的。另外一個是德國納粹,他們是很壞,但你可不要以為他們壞得就是像一群強盜、流氓一樣。德國,還有戰前的日本、俄國,都是有高度秩序、禮貌、守規矩、法治、文明很好的,我必須說是我非常欣賞的國家,有那麼多很聰明、很有道德的人,但所造成的黑暗,他們殺了多少人,我們到今天都能體會到。這種瘋狂,我再次說,跟鬼附、心理病、精神病,其實基本上都是一種黑暗,雖然你可能做很多事做得非常的對,理智、冷靜、頭腦清楚。

  有個電影“鋼琴師pianist”,講一個猶太人鋼琴家,在德國人逼迫時就開始逃亡,後來他逃到一個空屋,裡面有鋼琴。他坐在鋼琴前面,不能彈,因為怕有聲音傳出,於是就手指頭懸空在琴鍵上彈奏。那天晚上他實在忍不住,彈出了聲音。他不知道有個德國納粹軍官在附近,若被抓到,他就死定了。但那納粹也是個喜歡音樂的人,後來沒有抓他就走了,他當然嚇壞了,不過後來他們成了朋友。最後那納粹軍官在戰敗後就被關起來,打死了。聽說這是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我要說的就是,那個納粹是個很好的人,保護那猶太人。我們人都是上帝所造的,有上帝的形像。我們墮落、犯罪、有原罪、生在罪惡裡,上帝的形像和上帝繼續在這世界上所施行的一般恩典仍然在每個人心裡,甚至在動物、無生物裡都有,遍地都是。只是,如果上帝的真光,藉著教會所傳的道照在你心裡而你拒絕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在黑暗裡的人,或早或晚都會開始有某種程度的自我中心、以人為中心、以受造物為中心、以上帝以外的主義、思想、理想、愛情、手機、電腦、電動玩具為中心,你就會開始或多或少變態。這是我們現在很嚴重的青年問題。

  我接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一個一個國二女孩,本來功課也很好,乖巧得不得了,後來就得了精神分裂,後來來到教會信耶穌,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好轉了,感謝主。我問為什麼會得精神分裂,牧師就嘆口氣:“因為爸爸***,也讓女兒看”,後面的發展我不記得了。現在很多小孩迷電動玩具、線上遊戲,也不管現在是幾點,也不管到功課,也不管他爸媽,也不管作業,不會想別的,只想到我自己。各位,當“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結果就是“人為己而天誅地滅”。

  我們人,即使這麼了不起的,有聰明、智慧、道德,如果不在上帝的光裡面生活,就會黑暗,快一點、慢一點、多一點、少一點、集體的、個人的都會。有時候表現出是精神方面的,有時候表現出是好像被鬼附的,有時候表現出的是舉國的,像德國,那是一種瘋狂、殘忍,是一種有秩序、有高度文化修養,就像那位納粹。

  保羅說:“你們是闇昧的”,就是在罪惡、無知中,那無知是對上帝的全能慈愛的無知。“闇昧、黑暗”在聖經裡是指罪惡,比較是指行為上;“無知”比較是指悟性上,但最重要的是不認識上帝,這是信仰上。也可能有仇恨,這約翰一書喜歡講的,在恨裡的就是在黑暗裡。最根本的是在信仰上不認識、不敬畏、不信靠上帝,然後在知識上無知的心就黑暗了,然後就在道德上黑暗,在仇恨上越來越多。

  “在主裡光明的”就剛好相反,就是我們認識上帝,這比較是信仰上。然後我們認識真理,這比較在悟性上。然後我們有聖潔生活,這比較在道德上。最後,我們有愛心。就是這四個:認識上帝、認識真理、有聖潔生活、有愛心。

  弗5:9,“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

  我們要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善良、公義、誠實也包括剛才講的對神的信靠。甚至善良、公義、誠實裡也都應該有個因素就是智慧。無知的人是沒有智慧,認識上帝的、光明的人是有智慧的。像要能公義就真是要智慧,像所羅門一樣,能判斷那孩子的媽媽到底是誰,也能在治國的事上很正確,就像把錢分配給誰,把工作分配給誰,這是我們現在政府、公司老闆、每個機構都需要的。公義是把當得的東西給當得的人,這是希臘以前就有的觀念,把該得的處罰給那人,不多也不少;把該得的賞賜給那人,不多也不少。這同樣也都是需要有從敬畏上帝那裡來的智慧。

  然後弗5:10,“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我們在查驗神喜悅的事,最重要的是求主給我們一顆心,一顆敬畏、尊主為大的心。也就是說,你的心對神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想到神是白白愛我們,是不是憑著信心、憑著對上帝愛的領受來做每件事,包括看球賽、買衣服、講道、聚會。

  弗5:11-12,“那闇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因為他們暗中所行的,就是提起來也是可恥的。”什麼是“闇昧無益的事”?各位,不要只想到讀聖經、聚會是有益的。我們不是時時刻刻都在讀聖經、聚會。重要的是,我們是什麼樣的心在做事,看電視、安排我們的生活等等,是不是存著一個敬畏的心、領受上帝恩典的心?

  而“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要責備”,不要很死板的想,最重要的還是心。就是不一定是看太多電視我們責備,如果一個丈夫天天在讀聖經而忽略了作丈夫的責任,也應該被責備的。

  那“暗中所行的,提起來也是可恥的”,這也不要只想到罪惡、錯誤,並不是很多人一天到晚就是犯罪,但是當我們沒有在每件事上尊主為大的時候就是不對。一個牧師講道、探訪、問安、作計劃,但沒有愛心,那就要被責備。

  這被責備也是帶著愛心責備他們,顯出他們需要上帝的愛,顯出上帝, 5:13-14,“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所以主說:你這睡著的人當醒過來,從死裡復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這“光”就是上帝的愛、上帝的真理、上帝的聖靈。

  這裡保羅又講了一個黑暗,就是“睡著”的,你要醒過來。“睡著”也不是壞事,可以是“安息”。但這裡“睡著”的意思是糊塗,是屬靈的麻痺,是對上帝的愛和權柄不感動也沒感覺,那就是因為太自我中心,以至於不能憑著信心和上帝的話去領受、體會、經驗上帝實在是我們生活中的主。